開欄的話
西部,在五千年華夏記憶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
10年前,當新世紀的第一縷晨曦照在這片神秘的土地時,一股大開發的勁風吹進了西部。
10年間,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帶動下,西部人民團結奮戰,勵精圖治,特別是知識產權系統的仁人志士,不畏艱難、奮勇爭先,在短短的10年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此,特開辟西部·十年專欄,用我們的視角,展示知識產權在西部大開發中所發揮的作用,并向奮斗在西部的知識產權系統的干部職工表達我們的深深敬意。
10年的辛勤耕耘,10年的奮力拼搏。
伴隨著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決策的深入推進,四川省知識產權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為促進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造能力 快速攀升
發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養,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之一。近年來,四川省加強知識產權政策法規的建設,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激勵創新活動、保護創新成果、配置創新資源、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作用,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促進四川省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推動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規范、快速、健康發展。為此,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先后制定了《關于鼓勵職務發明創造推動專利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實施意見》、《專利工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和工作措施,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運用,促進四川省工業強省戰略的實施和創新型四川的建設。
據統計,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來,四川省專利申請量不斷增加。從2000年到2004年,專利年申請量接近7000件;2005年,專利年申請量首次突破1萬件。2008年,面對汶川大地震給四川造成的重創,四川省知識產權工作克服了“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專利年申請量突破2萬件;2009年突破3萬件,達到3.3047萬件。
管理運用 典型涌現
10年來,四川省大力推進專利運用與產業化,加強了知識產權政策法規建設。四川省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為實現工業強省服好務,關鍵是要抓好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推動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為此,四川省堅持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示范、優勢培育和試點工作,通過國家、省、市(州)三級聯動,形成了國家、省和市(州)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
四川省知識產權局緊抓成長型特色產業園區和新興產業,著力推進重點企業、園區、產業、區域、高校知識產權工作發展。據了解,近年來,成都、德陽、綿陽、攀枝花4市相繼開展了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雙流、綿竹、崇州、射洪、富順5縣成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強縣試點縣,青神、康定縣成為國家級傳統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縣。
此外,自2000年起,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先后推薦50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全國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在培育試點示范過程中,涌現出了中國二重、四川大學、綿陽九洲等一批全國專利試點先進單位和攀鋼集團、德陽龍蟒等一大批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優勢企業,使一大批專利技術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加強保護 促進發展
西部大開發10年來,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加強行政執法、行業自律、企業維權“三位一體”的行政保護長效機制建設,認真處理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維護了知識產權權利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法制氛圍。
宜賓絲麗雅集團公司專利維權案被國務院保護知識產權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2004年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之一。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利用全國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先后與山東、浙江等省局聯合執法,維護了絲麗雅公司的專利權。近年來,四川省知識產權局認真受理和調處專利案件,先后指導了五糧液集團公司、四川泰華堂制藥有限公司、四川大學等單位進行了專利維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在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指導企業知識產權維權的同時,四川省知識產權局還重視發揮行業協會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先后指導成都市家具商會、成都市汽摩協會成立了知識產權保護聯盟;會同四川省公安廳、省工商局,指導五糧液、瀘州老窖等企業建立了“四川省中國名酒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指導四川省家具進出口商會、四川省企業聯合會、成都家居裝飾行業協會等行業商會開展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受到了行業商(協)會的一致好評。
西部大開發10年來,四川省的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我們堅信,奮斗將鑄就四川省知識產權新的輝煌。(知識產權報 周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