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亚洲欧洲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

知識產權刑事犯罪遞增 行政司法執法銜接待完善
發布時間:2010/7/19 10:44:4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分享到

      隨著消費者商標品牌意識的增強,制假犯罪也日益增多。廣東省檢察廳近日批露,近年來廣東省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尤其是2005年到2009年,每年均以兩位數的比例上升。
  
  隨著消費者商標品牌意識的增強,制假犯罪也日益增多。廣東省檢察廳近日批露,近年來廣東省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尤其是2005年到2009年,每年均以兩位數的比例上升。

  九成知產刑事案為商標侵權

  “當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最主要的特點是犯罪類型高度集中。”廣東省檢察院偵監一處處長李粵貴說,我國刑法對知識產權犯罪規定的7個罪名涉及商標權、版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4類,廣東省辦理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侵犯商標權類,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侵犯商標權類占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近90%。”李粵貴說。他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侵犯商標,尤其是馳名商標成本低、回報快,具有一本萬利的效果。”

  例如,該省檢察機關2009年辦理的顧某等人銷售假冒‘OCHIRLY(歐時力)’品牌服裝案,僅2009年3月到5月短短3個月時間,顧某等人就售出假冒‘OCHIRLY’品牌服裝34029件,銷售金額達到120多萬元。

  廣東省檢察機關分析近年來案件發現,侵權行為主要針對國內外知名品牌,如“諾基亞”、“三星”、“美孚”、“殼牌”等世界馳名商標。涉案金額也越來越大,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元,有些甚至過千萬元。

  假冒活動輻射到眾多行業和領域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知識產權處處長王志廣認為,當前知識產權刑事犯罪的突出特點是假冒活動猖獗。“中國的假冒有多嚴重,目前沒有任何人有一個科學統計數字。”王志廣說,但是,假冒活動已輻射到眾多行業和領域。目前,世界上知名的品牌基本上都受到過假冒的侵害。從中國的情況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商標或者品牌是被假冒比重最大的。

  王志廣表示,毫無疑問,假冒馳名商標或者知名品牌是當前假冒活動的最大特點。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想到的是,80%-90%的案件是中國國內企業的產品被假冒。假冒國內產品目前已經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王志廣告訴記者,中國的假冒犯罪活動已出現跨國化特點。“中國的假冒犯罪分子跟我們的企業目前在整個國際上的地位差不多,他們也是處在產業鏈中間。訂單和樣品、創意是國外來的,產品好多是銷往國外市場的,因為利潤率更高,假冒犯罪分子主要是在從事生產這個環節”。

  兩大執法體系銜接待完善

  面對日益遞增的知識產權犯罪,我國加大了打擊的力度。據了解,《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布以來,2009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62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49名,涉案總價值達10.38億元,挽回經濟損失5.98億元。截至4月15日,今年全國公安機關已立案29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29名,繳獲假冒盜版產品420萬件,涉案總價值1.9億元。

  王志廣介紹說,公安機關的職責,與商標行政執法部門有所不同,公安機關職責范圍較窄,主要管轄的就是假冒的東西。但是,實際上目前假冒真正是什么含義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它從以前絕對的完全相同的商品商標,現在已經逐漸向商標侵權或者仿冒商品拓展。究竟拓展到什么程度?目前沒有明確標準,這就涉及刑事和行政執法邊界問題。

  據了解,面對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兩套執法體系,公安機關一直在探索銜接新模式。目前,在與工商、版權、知識產權、海關等行政執法部門建立“信息共享、事先介入、聯合行動、優勢互補”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公安機關主動會同各行政執法部門,通過開展調查研究、舉行專題研討會、協調會等形式,逐步形成公安機關“主動偵查”與行政執法機關“陣地控制”相結合的協作新模式。

  2008年至2009年兩年間,各行政執法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086起,占公安機關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總數的23.8%,顯示了協作配合新模式的優勢。

  “但是,究竟行政執法怎么向刑事司法機關移交刑事案件,仍須進一步研究。”王志廣說,例如,法律規定一個人多次侵權,但是已經受過行政處罰的就不再追究刑事責任了,這就造成了很多螞蟻搬家式的侵權行為,好多人逃脫了刑事打擊。我們現在就要研究究竟什么是多次侵權,一個人如果開了一家店鋪在一個地方長期營業,他整個一年都叫一次侵權,還是說每賣一件商品就叫侵權?這是非常重大的問題,直接涉及到能不能把這個人關到監獄里面去。如果是一次,就不追究;如果認為一年都是在從事犯罪活動,那我們就要累計起來追究刑事責任。

  好在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立案追訴“門檻”已開始降低。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今年5月聯合印發的《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就對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做了進一步明確與細化,立案追訴“門檻”有所降低。例如對立案追訴的“非法經營數額”的標準,從原個人“在十萬元以上”和單位“在五十萬元以上”,大幅降低為無論個人還是單位,一律在假冒一種注冊商標時五萬元以上,在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時三萬元以上。(中國消費者報 聶國春)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裕民县| 嘉黎县| 上虞市| 定安县| 齐河县| 巴里| 淮安市| 延寿县| 襄汾县| 临澧县| 泰顺县| 吉隆县| 柘城县| 建昌县| 武定县| 涪陵区| 四平市| 临夏市| 卓资县| 常州市| 房山区| 大理市| 西林县| 吐鲁番市| 密山市| 比如县| 益阳市| 奉贤区| 荥经县| 遂平县| 雅江县| 绥阳县| 河北区| 毕节市| 杭州市| 阳泉市| 麦盖提县| 芜湖市| 宣化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