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亚洲欧洲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

西部大開發10年知識產權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10/7/19 10:42:21來源:知識產權報分享到

  在新千年到來的時候,黨中央和國務院開發西部的號角嘹亮吹響。在這片廣袤豐沃的土地上,西部人民厲兵秣馬,為建成一個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活安定、民族團結、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而開始了奮斗之旅。也正是從這時起,西部知識產權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2000年,時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姜穎表示,中國專利工作要從實際出發,采取各種形式為西部大開發戰略服務。

  2002年,時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表示,西部大開發知識產權要先行。

  200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表示,將加大對西部知識產權工作扶持力度。

  尤其是近年來,田力普等國家知識產權局領導多次深入西部考察工作,并進一步強調加大對西部知識產權工作的扶持。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了相關措施,發布了相關政策。特別是在高素質人才培養方面有意識地加大對西部的扶持力度。此外,通過知識產權的試點示范工作,幫助西部的城市、企業和高科技園區提升知識產權建設能力,在社會中介服務體系、專利代理人的培養等方面也推出扶持政策。

  天時、地利、人和!10年間,在西部大開發的風云激蕩中,西部掀起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新高潮。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西部大開發這10年,是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對國家貢獻最突出的10年。同樣,這10年,也是西部地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10年。

  回首10年,一幅壯美的西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

  創造篇  乘風而上 一路高歌

  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當我們細數西部開發帶來的巨變時,驀然發現西部知識產權事業也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踏上征程。
或許,只有數字才最能說明一切:

  西部大開發之前,從1985年至1999年西藏專利申請總量累計133件,而2009年一年的申請量為195件。自1985年我國專利法實施至1999年12月31日,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四川、重慶、云南、貴州、西藏、內蒙古、廣西等西部12省區市專利申請總量為11.7141萬件;而僅2009年一年西部地區專利申請量就達8.4721萬件,高于西部大開發啟動之年2000年申請總量5倍。

  2000年,四川專利申請量為4496件,2005年首次突破萬件,2008年突破2萬件。而在2009年,我們欣喜地看到,四川專利申請量達3.3047萬件,居全國第7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為6260件,居全國第9位。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專利申請量達2.613萬件,授權量達1.6349萬件,總量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居第一,增幅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二。

  專利申請量不斷刷新紀錄的10年,也使西部地區企業逐漸成為專利大戶、成為自主創新主體的10年。2009年,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委聯合表彰企業自主創新的活動中,四川省長虹集團以發明專利380件的擁有量排名家電企業第一名,同時獲得“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成就獎”。

  今年世博會上,新疆館展出的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高壓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正負800千伏的產品模型吸引了眾多眼球——這兩件產品均為世界首臺。據了解,目前特變電工已擁有國內外專利近600件,其中發明專利近百件,參與國內外標準制定100余項。

  在攻關技術、申請專利的同時,西部地區企業在商標、品牌方面也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2010年,隨著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以及世博效應的逐步釋放,內蒙古自治區伊利集團的品牌價值在今年空前大漲,目前已逼近300億元,繼續穩坐行業第一。

  此外,截至2009年12月31日,西部12省區市擁有地理標志產品192件,占全國總量的30%,西部地區區域特色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越來越趨于明顯。

  運用篇  10年進取 活力迸發

  在這穩步發展的10年里,西部各省市知識產權運用能力不斷提高。2009年,四川省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等4家第1批全國知識產權示范單位和攀枝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第3批全國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全部通過了驗收。五糧液集團等22家企業新成為全國第4批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在第11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上,宜賓絲麗雅1件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初看這些,并沒有多大震撼,但是想到這是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成績時,不禁讓人肅然起敬。誠然,知識產權在助力四川災后重建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2001年,新疆特變電工便開始大力推進專利工作,并成為新疆自治區專利試點企業和國家首批專利試點企業。一年后,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2001年利潤中的60%來自技術創新。目前,特變電工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變壓器產品研制基地和重要的電線電纜、高壓電子鋁箔新材料及太陽能光伏產品及系統的研發、制造和出口基地。

  2009年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數據也頻傳捷報:專利技術展示交易,推動了中小企業專利實施,赤峰市大神火鍋爐有限公司擁有專利17件,并已全部實施,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內蒙古宇航人高技術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專利產業化開發投入資金500萬元,銷售收入8986萬元,出口創匯300萬美元。

  2010年來自貴州省的統計數據依然在證明著知識產權的財富創造能力——即使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貴州甕福集團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利潤3.35億元,在金融危機造成全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成為行業成功應對金融風險為數不多的盈利企業之一。

  而鮮花大省云南也因花卉植物新品種的運用,花卉經濟頗見成效。據了解,云南花卉新品種研發數量和品種類型均居全國第一,其中鮮切花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占全國總數的90%以上。

  西部知識產權事業的迅猛發展,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與肯定。2010年1月24日至26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陜西省考察工作。在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當得知這家企業靠自主研發擁有了20多件專利,去年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情況下銷售收入仍比前年增長20%時,總書記稱贊這一成績來之不易,鼓勵他們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始終保持產品技術優勢,不斷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考察時,胡錦濤勉勵企業樹立雄心壯志,不斷研發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力爭在通信技術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來自西部地區的事實再一次證明,知識產權創造是源頭,運用是目的。一系列輝煌成就,鼓舞了西部知識產權工作者的斗志,激勵著他們乘風破浪,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保護篇  護航發展 助推經濟

  保護知識產權,是推動自主創新,提升西部地區競爭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維護公平有序的貿易秩序的重要保障。10年間,西部各省市奏響了知識產權保護“集結號”。

  山城重慶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創建知識產權保護模范城市”的目標。“讓重慶成為保護知識產權的模范城市、讓創新者放心的城市!2008年4月9日,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時提出。

  2009年3月,《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創建知識產權保護模范城市的意見》正式出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相配套的體制機制,為外商投資創造了放心的環境。目前,重慶已引進惠普3600萬臺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等一批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重大意義的項目。2010年1月至3月,重慶市軟件產業業務收入達16.3億元,同比增長75.8%,增幅列全國第一。

  這個老工業基地,正借著創建知識產權保護模范城市的東風,朝著打造西部內陸開放高地的目標穩步前進。

  不止重慶,從資源豐富的內蒙古到美麗富饒的新疆,西部12省市無不堅定地在知識產權保護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

  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依據。四川、廣西、寧夏、貴州、甘肅、陜西、云南、新疆、重慶、青海等地相繼出臺了專利保護條例,為加強知識產權執法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專項行動深入開展,使保護力度不斷加強!袄子辍、“天網”行動在西部各省市如火如荼地展開。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專項行動,加強對食品、藥品等領域的執法檢查,嚴防專利違法產品、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確保了災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協作執法機制的建立健全,讓西部胼手胝足,在知識產權保護的道路上攜手前行。2008年10月31日,西部12省市區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會議在重慶召開。來自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12省市的知識產權部門代表共同簽署了專利行政執法協作協議,實現跨區域專利侵權案聯合執法。西部12省市知識產權執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此外,四川、重慶、內蒙、廣西、云南、貴州、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紛紛成立;四川省知識產權局、成都市知識產權局、綿陽市知識產權局首批進入5·26工程,重慶、陜西、甘肅、新疆等省知識產權局納入第二批5·26工程。

  同時,工商、版權等部門也都采取了種種措施,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取得顯著成效。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同樣碩果累累:2001年,甘肅省高、中級法院普遍成立了專門從事知識產權審判的民事審判第三庭;2008年,成都市高新區人民法院及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成為我國西部首批可管轄部分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基層法院;2009年,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實行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審判一體化改革,即“西安模式”的基礎上,又推出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項措施。

  強而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為西部大開發戰略任務的實現,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確保西部各省市經濟、科技健康發展。

  管理篇  提升能力 再上臺階

  知識產權事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效而科學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10年間,無論是戰略推進實施還是工作體系的不斷健全,都有效地刺激了西部地區知識產權事業的飛速發展,不斷縮小著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

  在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制定上,西部快馬加鞭。

  10年間,貴州、陜西、四川、新疆及新疆建設兵團、甘肅等分別出臺了地方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廣西、云南、青海等省分別出臺了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重慶市出臺了《創建知識產權保護模范城市的意見》。

  為了保障戰略的深入推進,2009年初,貴州制定了《貴州省各市州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考核細則(試行)》。四川、貴州、陜西等省出臺了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年度推進計劃,陜西還將推進計劃納入到省政府目標考評范圍內,確保了戰略實施的有力抓手。

  在城市試點示范園區建設上,西部敢于爭先。

  2001年3月,四川省德陽市建立了中國首個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園區。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工作,該示范園區得到了國家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經過多年發展,為西部地區專利技術產業化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而成都這座西部城市,則在創建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的路途中,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展開了一場智慧的賽跑。

  2005年4月,成都成為全國首批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創建市,為了實現創建目標,成都打響了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戰役。成都市政府頒布了《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市知識產權局積極開展市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編制并實施《成都市知識產權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等。此外,成都市工商局開展了商標助農活動,成都市版權局率先在全國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作品著作權登記資助機制。

  2007年,成都正式成為榮獲全國首個“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范城市”稱號的城市。作為典型的西部城市代表,成都沖進了全國知識產權工作的第一方陣。

  在探索農業知識產權的道路上,陜西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區則建立了以“專利、商標、植物新品種和農業標準化”為主體的“四方聯動”立體化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新模式,為我國農業知識產權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新的經驗。從2001年試點工作開始到2009年,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區專利申請量增長了10倍。

  在工作體系建設上,西部不落人后。經過多年努力,2009年,陜西省知識產權局由副廳級事業單位升格為正廳級直屬行政單位。機構升級,為陜西知識產權工作邁上新臺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9年,為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陜西省知識產權局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寫出了“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應對金融危機調研報告”,為省政府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引起行業內外關注。同樣在這一年,陜西省將專利申請指標納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在西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建設急速發展的又何止陜西一。抠F州省知識產權局同樣完成了機構升級,成為正廳級單位;重慶知識產權局的人員編制得到較大幅度的增加。

  同時,西部各省市不斷建立健全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審議制度;扶持自主知識產權創造與產業化項目;充實知識產權管理隊伍;構建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知識產權預警等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西部知識產權工作的全方位進步,也為西部大開發新10年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西部各省市所規劃的下一個10年愿景來看,無論是發展新能源,還是高新技術產業,無論是發展低碳經濟還是重大工程建設,無不需要知識產權助力,知識產權工作承載了更多使命,也面臨著更好的發展機遇。

  西部大開發新的10年已經啟幕,在這震古爍今的偉大征程中,西部知識產權工作者將繼續奮勇向前,精心描繪大美西部的壯麗畫卷!(知識產權報 肖瀟 才讓卓瑪)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苗栗市| 新宾| 来安县| 光山县| 天峻县| 望都县| 金堂县| 沅江市| 肥东县| 宜章县| 噶尔县| 清苑县| 且末县| 漯河市| 华容县| 郓城县| 丹东市| 修水县| 陈巴尔虎旗| 潢川县| 绩溪县| 昌都县| 米易县| 岳西县| 盐津县| 鄱阳县| 洛川县| 新余市| 咸丰县| 南川市| 汕头市| 宁陕县| 个旧市| 达孜县| 章丘市| 山西省| 四子王旗| 同德县| 伊吾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