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盡量保持文物古跡歷史風貌
法國專門劃出許多歷史文化保護區,對保護區內的文物古跡進行嚴格保護和系統管理。“法國建筑師和規劃師協會”對被列入國家遺產保護名單的建筑物的修復和改造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文物古跡維持原貌。整個巴黎舊城就像一個古建筑博物館,城市規劃布局、古建筑、街道和環境氛圍都保持歷史風貌,為此巴黎花了30 年時間建了5座衛星城,從舊城遷出數十萬人口。巴黎市中心沿塞納河兩側10公里為世界遺產,這一區域絕不增添新建筑。
意大利:
中央集權的文物管理模式
意大利法律規定,文物主要由國家管理,重要的遺產都由國家控制,基本上是中央集權的管理模式。意大利實行全國文物登記制度,不論是私人博物館,還是私人所有的歷史建筑,都必須由國家統一登記,所有者不得擅自改變,維修和改變前必須上報國家遺產管理部門審批。意大利將48%的國土規劃為景觀保護區,50年以上的建筑都受到國家法律保護。
西班牙:
培養文物保護專門人才
西班牙有一套比較完備的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每年為保護文物古跡投入數十億歐元。西班牙創辦了文物保護學校,培養了大量專門人才。馬德里市政府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市中心的古建筑進行任何改動,并且每隔20年必須按照原來模樣重新進行維修和粉刷,否則重罰。
英國:
加強舊城保護促進城市繁榮
英國人認為,保護舊城及其歷史環境是使市民精神愉悅的重要因素。在倫敦,古建筑不是經濟增長的累贅,而是目前城市繁榮的基礎。在過去的20年里,倫敦沒有拆除多少建筑,其人口數量和就業卻經歷了顯著增長。倫敦所有最繁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那些人們最愿意居住、工作和參觀的地方,是那些歷史環境保持最完整的地方。英國的巴思、奇徹斯特、徹斯特、約克等古城都得到了完好保護。
希臘:
歷史地區建設須文化部批準
希臘政府為了保護雅典衛城的環境風貌,拆除了衛城周圍的所有現代建筑,衛城周圍的建筑高度被嚴格控制在3層以下。雅典的重要歷史地區,任何建設項目必須事先報文化部批準。
日本:
資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日本經過10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了完備的文物保護制度和法律體系,幾乎涵蓋了所有形態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日本尤其注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日本把重要的無形文化遺產的保持者稱為“人間國寶”,他們或者是在工藝技術上有絕技,或者是在表演藝術上有絕藝,一旦獲得政府正式認定,即列為傳承保護對象,國家撥專款資助其傳習技藝、培養傳人,改善其生活和從藝條件。(人民網 陸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