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部內陸省份,四川面臨著做大經濟總量和提高發展質量的雙重任務。今年3月22日,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在攀枝花市調研時指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僅是四川省破解資源環境制約,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發揮后發優勢,加快做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的難得機遇。
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黃峰表示,四川省經濟能否真正適應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加快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步伐,加快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取決于企業能否盡快提高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與水平,盡快提高創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能力。為此,四川省知識產權系統深入推進重點企業、重點產業、重點園區、重點區域的知識產權工作,為全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和加強自主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發揮產業支撐作用
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能源電力、油氣化工、釩鈦鋼鐵、飲料食品和現代中藥等7大工業優勢產業和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3大潛力產業所組成的“7+3”產業,在四川省工業經濟總量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同時又是全省工業的重要支撐和潛力所在。對此,黃峰強調,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要緊貼“7+3”產業和新興產業,繼續著力推進重點企業、園區、產業、區域、高校知識產權工作發展。
記者在四川省知識產權局采訪時了解到,按照省委、省政府“鞏固回升、加快發展”的要求,全省知識產權工作緊緊圍繞支撐四川省持續快速發展的新空間和新增長點,以貫徹實施《四川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為主線,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和產業化。
助力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釩鈦鋼鐵作為7大工業優勢產業之一,正因為知識產權的助力,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上急速前行。
作為釩鈦鋼鐵產業的重要企業,攀鋼近年來非常注重轉變發展方式。攀鋼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第一是調整結構,淘汰一些落后的生產工藝;第二是要創新技術,用技術來促進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知識產權正在這兩個環節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為此,四川省知識產權局與攀枝花市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攀鋼知識產權工作,積極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提供支持并創造良好的環境。在此基礎上,攀鋼努力提高專利申請數量,突出專利申請質量,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2009年,攀鋼共申請國內外專利345件。形成了以釩鈦制品、鋼軌為代表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核心技術,這些專利技術對攀鋼的產品結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走低碳之路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這只是釩鈦鋼鐵發展的一個典型。據了解,近年來,為了支撐產業發展,攀枝花出臺了《攀枝花市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獎勵辦法》、《專利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鼓勵發明創造的政策性文件,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企業營造了促進技術創新的環境和條件,使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能力不斷增強。
在知識產權的助力下,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已成為釩鈦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區,初步形成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知識產權報 周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