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10日正式上線以來,中國專利電子審批系統(下稱E系統)已經運行了近5個月。截至5月31日,E系統的累計登錄人次為87.4763萬,日均登錄1.1208萬人。同時,在新升級的電子申請系統的帶動下,專利電子申請的平均日受理量相比去年同期也有大幅提高。實踐證明,E系統在提升審查效率、提高審查質量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優化審查流程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自動化部副部長李程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介紹,E系統包括1個主平臺和19個子系統,包含1.1萬個功能模塊、3600個界面,涉及28個使用部門、7130名使用人員。截至5月31日,平均每天登錄E系統的人數為4348人,占注冊用戶總數的61%,其中絕大部分是專利審查員。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設計審查部審查員張咪每天都要登錄E系統進行專利審查工作。她告訴記者,基于全流程代碼化的E系統,不僅是對上一代系統的升級換代,更對審查模式進行了徹底革新。據了解,由于E系統是基于全電子數據的無紙化審查系統,從而省去了文檔在各個部門交接的環節,審查員對新案的獲取方式也由被動接受分配變為主動提取,流程大幅度優化,審查員可以更加靈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和節奏。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紙件文檔不再作為專利申請的載體或審查所依據的文本,所有的審查文本都以系統為準,因此,審查員就省去了很多以往需要在紙件文檔上進行的操作。例如,以前審查員除了要審查案卷的實體內容之外,還必須在案卷的封皮上蓋章、在公報袋上做標記、打印并裝訂通知書。如果案卷存在優先權等審查項目時,需要在紙件文檔上標記的內容就更多了。而E系統的上線,使專利審查工作方式徹底變革,省略了很多步驟,從而大大提升了審查員的工作效率。
此外,E系統還提供了強大的文本編輯功能,審查員能夠利用其直接編輯生成授權公告文本,這一審查模式的改進,使得授權公告的發布效率亦隨之提高。據介紹,現在各種通知書的發文頻率由以前的每周1次到2次,增加至每天發文,保證了審查員所作出的各種審查決定及時地送達申請人。
截至5月31日,E系統共發送各類通知書136萬件,而去年同期發出各類通知書118萬件,同比有相當幅度的提高。
此外,E系統于今年3月19日開通了電子申請的發文短信提示服務,這項服務一經開通,立即受到了廣大申請人和代理人的熱烈歡迎。據了解,當有新的通知書通過E系統由審查員發給申請人時,申請人將即刻收到提示短信,提醒申請人查看發文。李程介紹,截至5月31日,短信平臺共發送短信2199條。
提高審查質量
E系統不僅提升了審查效率,還為審查員提供了各種計算機輔助審查的功能。
據了解,E系統能夠通過分析發明創造的名稱等信息,自動給出計算機參考分類號,分類員只需按下“確定”鍵即可完成分類。此外,審查員進入案卷時,系統會自動給出案卷中存在的明顯缺陷;發送通知書時,系統還會幫助校驗所有的審查項目是否都已經完成。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貼心的提示,使E系統不僅僅是一件工具,更像是審查員的一位好助手。它承擔了很多機械性、事務性的工作,能夠幫助審查員有效地避免因疏忽而引發的錯誤,使審查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實體審查質量的提高上來。
另外,在審查員互檢、質檢組質檢、指導新審查員等工作中,之前使用的是基于紙件文檔方式而設計的工作流程。隨著“E時代”的到來,這些工作也通過種種優化和調整,被E系統很好地囊括進來。
此外,E系統擁有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審查程序中的各種數據,都可以由E系統實現實時統計,這為管理人員提供了準確、及時的第一手資料,使他們對流程的調整更為有的放矢。
李程認為,在近5個月的運行時間里,隨著使用的深入,用戶在便利操作,全面、完整、便捷地訪問信息,進一步優化流程等方面提出了越來越多的需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積極收集問題,與各用戶部門充分溝通,明確業務規則及詳細需求,使其達到可在E系統構架下實現的程度,繼而完善、改進系統功能,以滿足用戶的審查業務需求,使E系統成為審查員工作中更加得力的助手。”李程表示。(知識產權報 劉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