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亚洲欧洲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

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發布時間:2010/6/4 17:56:20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分享到

      2009年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全面啟動和夯實基礎的關鍵一年,中國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全力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大力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扎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制度體系更為完善;知識產權審批登記能力顯著增強,實現新突破;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水平提升,部門合作開創新局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渠道作用更為凸顯,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知識產權體制機制建設更為深化,取得新成績;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富有成效,再上新水平;知識產權培訓工作繼續推進,呈現新面貌;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入,獲得新發展。
  一、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
  2009年,一系列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規章根據現實需要進行了制定和修改,中國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
  2009年10月1日,第三次修改后的《專利法》開始施行。修改后的《專利法》提高了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完善了強制許可制度,加強了對專利權的保護,有利于中國進一步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2009年12月30日,《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草案)》審議通過,修改后的《專利法實施細則》于2010年2月1日起施行。《專利行政執法辦法》、《專利實施強制許可辦法》等相關部門規章均及時跟進。
     2009年,《商標法》第三次修改工作持續推進,已形成《商標法(修訂送審稿)》報送國務院。同時,《商標法實施條例》、《商標代理條例》等配套法規的修改、制定工作隨之推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馳名商標認定工作細則》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審理馳名商標認定案件工作規范意見》的制定完成,也使得馳名商標認定制度進一步完善。
  2009年,《著作權法》有關條文的修訂工作啟動;國家版權局修訂頒發了《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并積極推動《教材法定許可付酬標準》、《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辦法》、《著作權合同登記和備案管理辦法》等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9年11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該《辦法》兼顧了權利人與使用者等各方利益,解決了長期以來廣播電視組織使用錄音制品缺乏付酬標準依據的問題,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009年,為了簡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程序,進一步明確權利人以及收發貨人的權利和義務,海關總署在廣泛征求權利人和地方海關的意見后,完成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的修訂工作,該《辦法》于2009年3月3日公布,7月1日起實施。
  2009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明確將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等納入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范圍內,補充和完善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多項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有關案件的裁判規則。2009年4月21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強調指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只能加強和提升,不能削弱和放松”,同時明確和完善了一系列知識產權司法政策,在國內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4月23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侵犯商標權等民事糾紛案件中保護馳名商標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規范了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和保護工作,澄清了社會關注的馳名商標司法認定的條件和范圍等問題;12月28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范了專利權利要求的解釋規則,準確確定了專利權保護范圍,明確了專利侵權判定標準,對于保障修改后的《專利法》的正確貫徹實施,做好專利案件審理工作,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 知識產權審批登記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審批登記工作在金融危機之中逆勢而上,在多個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國專利申請持續快速增長,200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申請976 686件,同比增長179%;其中國內申請877 611件,占總量的899%,同比增長224%;國外來華申請99 075件,占總量的101%,同比下降109%。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受理專利申請5 822 661件,其中國內4 898 473件,占841%,國外924 188件,占159%。
  200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授權專利581 992件,同比增長412%。其中國內授權501 786件,占總量的862%,同比增長424%;國外授權80 206件,占總量的138%,同比增長346%。授權專利中,發明專利授權國內所占比重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達到509%,首次超過國外所占比重。
  截至2009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累計授權專利3 083 260件;其中國內2 644 571件,占858%,國外438 689件,占142%。
  2009年全年受理復審請求9 195件,比2008年增加4 835件,同比增長111%;復審請求結案共6 697件。受理無效宣告請求2 247件,比2008年增加209件,同比增長10%;無效宣告請求結案2 310件。
  三種專利處理能力顯著增強,審查結案量在2009年繼續高速增長。其中完成發明實質審查194 850件,同比增長327%;完成實用新型專利審查262 648件,同比增長283%;完成外觀設計專利審查388 905件,與上一年相比增長顯著,增幅達到801%。
  專利審批和復審無效周期基本保持穩定。三種專利全流程順暢無積壓。發明專利實審審查周期為258個月;實用新型專利審查周期縮短為58個月;外觀設計專利審查周期大幅縮短,由上一年度的95個月減至55個月。復審無效周期74個月。專利審查質量的正確性、一致性和時間性指標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09年全年收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817件,予以公告并發出證書655件。自2001年10月1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共收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3 368件,予以登記公告并發出證書共計2 957件。
  作為《專利合作條約》受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2009年共受理國際申請8 000件,同比增長316%。自1994年起累計受理國際申請32 881件。
     2009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加快商標審查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審查量突破百萬大關,2009年商標申請量突破80萬件,創歷史最高。
     商標局全年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830 447件,同比增長1896%,超過歷史最高水平(7663萬件,2006年)642萬件,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共審查商標注冊申請1 414 736件,同比增長8869%,相當于加快審查前近五年的工作量,審查周期為17個月;共受理異議申請案件39 436件,同比增長5624%,共裁定商標異議案件25 020件,同比增長12760%。截至2009年底,中國有效注冊商標量為3 404 534件,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中國共受理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提交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申請13 267件(一標多類),國內申請人通過商標局提出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1 346件(一標多類)。截至2009年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有效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指定中國的申請為142 830件(一標多類),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收到中國企業通過商標局提出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為9 721件(一標多類),連續5年位列世界十強之一,在發展中國家排名第一。
  同時,商標局加大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的注冊和保護力度,2009年,共核準注冊農產品商標142萬件,總數達7498萬件,地理標志240件,總數達771件,其中,近兩年注冊的地理標志數相當于過去15年的156倍。共核準特殊標志登記751件,特殊標志登記延期17件,官方標志登記3件,第29屆奧組委奧林匹克標志備案轉為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備案177件,世界博覽會標志備案19件。
  2009年,商標局共受理商標續展注冊申請55 804件,辦理58 731件;受理變更商標注冊事項申請96 576件,辦理106 058件;受理商標轉讓申請64 517件,辦理66 808件;受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申請17 447件,辦理17 733件。
  2009年,國家版權局加強基礎建設,提高版權公共服務水平,極大地提高了版權登記備案工作效率。特別是開展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以來,計算機軟件登記實現較大增長。2009年各類申請軟件登記總量為70 965件,同比增長4975%,實現軟件銷售收入從2006年的4 800億元增長到2009年底的近9 000億元;其中,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為67 912件,同比增長486%,占軟件登記總量的957%,相當于2007年和2008年登記量的總和;軟件著作權轉讓和專有許可合同登記182件,同比增長2638%;變更或補充登記2 752件,同比增長9164%;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119件,同比增長917%。
  2009年,知識產權權利人在海關總署申請辦理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備案數量持續快速增長。海關總署全年共審核通過備案3 002項,其中核準專利權731項,商標專用權2 146項,著作權125項,年度核準備案總量首次突破3 000項。自1995年實施知識產權海關備案制度以來,海關總署共核準備案知識產權19 038項。同時,“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申請系統”正在升級改造。
  2009年,農業部和林業局持續推進植物新品種保護。2009年,農業部受理國內外品種權申請992件,較2008年868件增長了14%,創歷史新高,其中外國人申請104件,較2008年增長12%。年申請量居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成員第四位,僅次于歐盟、美國和日本。通過優化品種權申請審查和測試流程,審批效率大大提高,授予品種權達到1 119件,較2008年提高了145%。截至2009年12月31日,國內外植物新品種權申請累計達6 555件,已結案3 407件,授予品種權2 595件。受理公示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244件,頒發了185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截至2009年底,林業局共受理國外植物新品種權申請176件,已授權90件,授權率達到51%。
三、 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工作開創新局面
  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各相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嚴格依法執法,開創了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新局面。
  200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制定印發了《關于近期知識產權局系統執法工作安排的通知》、《2009年度“雷雨”、“天網”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對本系統執法工作進行統一部署,指導推進各項重點執法工作的開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全系統深入開展“雷雨”、“天網”行動和各具地方特色的執法專項行動,大大遏制了群體侵權、反復侵權行為與專利詐騙行為的發生,提高了大型展會等環節知識產權執法與維權工作成效,震懾了違法分子,大大增強了權利人、創新主體和消費者的信心,對營造創新與發展的良好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9年,全國各地方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937件,受理其他專利糾紛案件26件。查處假冒他人專利案件30件,查處冒充專利案件548件。共出動執法人員13 240人次,檢查商業場所6 013次,檢查商品1 322 521件,向公安等部門移交案件9件,接受其他部門移交案件9件,跨部門執法協作533次,跨地區執法協作204次。
  2009年,全國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總計51 044件,其中商標一般違法案件7 448件,商標侵權假冒案件43 596件;查處商標涉外案件10 461件;共收繳和消除違法商標標識13534萬件;移送司法機關涉嫌商標犯罪案件92件,犯罪嫌疑人109人。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高度重視中國企業海外維權工作,針對中國企業商標在有關國家被惡意搶注的情況,通過外交努力,妥善予以解決。
  2009年,在開展第五次全國范圍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行動中,各級版權管理部門通過約談、網絡實時監控、實地檢查、簽訂責任書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在各地區有影響的互聯網企業和網站的監管,有效規范網絡版權秩序;版權、公安、電信三部門繼續發揮網絡專項治理協作機制的作用,堅決打擊網絡影視、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等領域侵權盜版行為。各地共查辦網絡侵權案件541件,關閉非法網站362個,罰款128萬余元,沒收服務器154臺,向司法機關移送24起涉嫌構成刑事犯罪的重大案件。在專項行動中,各地重點打擊了存在淫穢色情、非法違禁和侵權盜版內容的網站,查處40多個侵權內容與淫穢色情、非法違禁內容并存的非法網站,占到關閉網站總量的12%。由版權行政管理部門立案查處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審判的全國第一起打擊大規模網絡軟件盜版行為的成功刑事案例“番茄花園軟件盜版案”在國內外引起積極反響,對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產生了巨大的震懾作用。
  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文化部和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圖書館著作權保護工作的通知》,切實加強圖書館著作權保護工作,提高了我國圖書館的版權管理和版權保護水平。
  面對不斷增長的監管業務量,全國海關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條件下,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充分運用風險管理理念,查獲進出口侵權貨物案件大幅增長。2009年,全國海關共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67 051次,實際扣留侵權嫌疑貨物65 810批,與2008年相比,分別增長了41倍和49倍,實際扣留侵權貨物28億件,價值45億元人民幣。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全國海關有針對性地開展執法專項行動,提高執法效率。2009年6~12月,海關總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7個月的“郵遞和快件渠道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針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郵遞和快件渠道,化整為零,大肆出口侵權商品的行為,監管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出境郵遞物品和快件的實際監管,對寄往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郵包或者快件,適當提高查驗比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行100%過機查驗,簡化對侵權郵包和快件的扣留程序以及案件的調查和處理程序。在專項行動期間,全國海關在郵遞和快件渠道共扣留侵權物品37 918批次,涉及侵權商品26129萬件,貨值6 16627萬元人民幣。同時,全國各級海關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對國內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涌現出一批如拱北海關組織開展的保護自主知識產權“春風”行動等富有特色的專項行動
  文化部先后印發了《關于開展文化市場集中整治行動的通知》、《關于開展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關于加強和改進網絡音樂內容審查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繼部署了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動漫市場整治、打擊非法網絡音樂經營單位、網絡游戲虛擬貨幣市場整治等專項行動,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為重要工作內容進行部署,加大了對各類侵權盜版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2009年,全國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8 419 363人次;責令經營單位整改297 360家次;受理舉報62 805件,立案調查72 857件,移交案件3 692件,辦結案件65 049件;警告經營單位179 923家次,罰款18 257萬余元,責令停業整頓經營單位37 731家次,吊銷許可證6 632家,沒收違法所得2 317 623元,沒收非法物品、工具器械等各類物品共52 382 645件。
  農業部加大打擊侵犯品種權行為的力度,通過抓重點、抓督查、抓大案,創新品種權行政執法方法,加強對種子生產基地的監管,從源頭上治理侵權假冒行為;加強對重點授權品種的保護,指導甘肅省農業廳在制種基地對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鄭單958”開展執法,查處侵權行為。各地農業部門積極行動,先后查處了侵犯水稻、甘藍等作物品種權案件20余起。
四、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2009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以高度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工作邁上新臺階。
  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數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2009年全國地方法院共新收和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 30 626件和30 509件,分別比上年增長2549%和2973%。其中,新收專利案件4 422件,比上年增長854%;商標案件6 906 件,比上年增長1080%;著作權案件15 302件,比上年增長3973% ;技術合同案件 747件,比上年增長199%;不正當競爭案件 1 282件,比上年增長819 %,其他知識產權案件1 967件,比上年增長4679%。全年共審結涉外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 361件,比上年增長1949%;審結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 353件,比上年增長5689%。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新收和審結知識產權民事案件243 件和336 件,其中新收申請再審案件176件,審結263件。
  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審判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全國地方法院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一審結案率從2008年的8173%上升到2009年的8504%,上訴率從2008年的4932%下降到2009年的 4882%,再審率從2008年的044%下降到2009年的033%。知識產權訴訟調解效果顯著,2009年全國地方法院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平均調解撤訴率達到6108%,同比上升522個百分點。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的結案率從2008年的5593%上升到2009年的8864%,提高了3271個百分點。
  在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方面,人民法院加大對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打擊了各類知識產權犯罪行為。2009年全國地方法院共審結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刑事案件 3 660件,比上年上升1004%;判決發生法律效力5 836人,比上年上升831%,其中有罪判決5 832人,比上年上升828%。在審結案件中,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判決的案件 1 007件,生效判決人數1 605人,同比分別上升11% 和下降314 %;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涉及侵犯知識產權)判處案件 646件,生效判決人數1 114人;以非法經營罪(涉及侵犯知識產權)判處的案件1 973件,生效判決人數3 076人;以其他犯罪判處的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34件,生效判決人數41人。
  人民法院認真履行行政審判職責,依法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09年全國地方法院新收和審結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2 072 件和1 971件,分別比上年增長9292%和9099%。其中,新收專利案件688 件,比上年上升1903%;商標案件 1 376件,同比上升1843%;著作權案件 4 件,同比下降 4286%;其他案件4件。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新收和審結知識產權行政案件54件和56件。
  2009年,全國檢察機關采取切實措施,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一是依法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能,重點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00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 492件2 667人,比上年同期的1 407件2 565人分別上升60%和39%;批捕1 256件2 119人,比上年同期的1 210件2 107人分別上升38%和05%。共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 931件3 518人,比上年同期的1 770件3 482人分別上升90%和10%;起訴1 535件2 695人,比上年同期的1 432件2 697人分別上升71%和下降007%。二是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切實糾正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打擊不力的現象。加強了對行政執法機關抄送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副本的審查工作,對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及時提出移送公安機關的建議,并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注意發現和掌握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背后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線索,對于涉嫌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查辦,200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2件。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職務犯罪案件85件119人。
  公安機關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2009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 624起,涉案總金額近1038億元人民幣,抓獲犯罪嫌疑人2 649人。另有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被按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公安部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以“深挖窩點、摧毀網絡、緝捕主犯”為督辦導向,選擇了一批重點目標案件進行全程督導協調,成功打掉一批長期盤踞各地的造假販假犯罪團伙和組織網絡,有力推進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工作深入開展;積極支持上海、山東兩地公安機關開展“鷹眼二號”等圍繞“世博會”和“全運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專項行動,加強對侵犯“全運會”和“世博會”商標標識專用權和街頭販賣假冒盜版商品等犯罪活動的打擊防范,成功破獲假冒“世博會”吉祥物“海寶”雕塑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有力維護了中國的國際形象。會同相關部門針對重點領域組織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在與國家版權局、工信部聯合開展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行動”中,偵破了一批大要案件,關閉了一批非法網站,掀起了互聯網上打擊侵權盜版活動的高潮。
五、 知識產權執法體制機制建設取得新成績
  2009年,知識產權各相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完善管理,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建設,取得了新成績。
  200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強化,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不斷完善。聯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28家成員單位共同發布《2009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聯合商務部等8部委印發《關于加強企業境外參展知識產權工作的通知》;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版權局等8部門發出《關于開展2010年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的通知》,通過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組織公安部等10部委及相關地方部門召開“知識產權執法經驗交流會”,就中國知識產權執法工作進行深入探討。
  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公益服務電話“12330”于2009年“4·26”期間順利開通,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的工作有序開展,成效與影響不斷擴大。截至2009年底,共批復設立了61家維權援助中心。
  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5·26”工程與全國專利保護重點聯系機制建設工作,促進了本系統執法能力建設,提升了本系統執法工作水平,2009年,共有41個地方知識產權局納入“5·26”工程,26家單位被列為全國專利保護重點聯系基地。
  2009年,國家版權局扎實推進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大型企業的正版軟件使用率明顯提高,目前已有兩批共10 399家企業列入年度完成使用正版軟件的階段性目標,其中,9 254家企業完成自查自糾,受檢企業均已基本完成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目標;完成了第二批“全國軟件正版化工作示范單位”評選工作,評選出254家示范單位,較第一批示范單位同比增加52%。
  國家版權局頒布了《創建版權保護示范城市、示范園區、示范單位管理辦法》,大力推進版權保護示范工作、發揮示范單位引導作用,促進版權產業發展;批準成立了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形成了包括音樂、音像、文字、攝影、電影等比較完備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架構,進一步完善集體管理制度建設,促進版權作品的有序傳播。
  海關總署與公安部繼續貫徹兩部門于2006年3月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執法協作的暫行規定》,深化部門執法合作,2009年10月,海關總署與公安部聯合舉辦“海關和公安機關加強知識產權刑事執法協作研討會”,邀請權利人代表參加,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銜接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并決定進一步加強相互協作配合,形成打擊侵權合力。
  農業部繼續在山東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農業植物品種權執法試點工作,加大執法力度,探索跨區協作執法、重大案件聯合辦理機制,建立了與工商、公安、知識產權和司法等部門的協作聯動機制,共同開展打擊侵犯品種權的違法行為,維護了種子市場秩序,保護了品種權人和廣大農民利益。
  林業局為了加強植物新品種行政執法工作,專門成立了執法管理處,具體負責行政執法工作。
  2009年,公安部繼續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海關總署、國家版權局等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各相關部門不斷深化已有協作機制的落實工作,著重在相互提供專業意見、重大案件指導協調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積極倡導各地公安機關主動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溝通,提供侵權預警服務,收集掌握犯罪線索;協調浙江、貴州、四川等地公安機關試點推行了“服務企業五項措施”、“知識產權刑事保護重點聯系企業機制”等措施,及時了解、幫助解決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中遇到的困難,得到了企業的支持和擁護。
  2009年,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體制和工作機制得到重要發展和完善。專利商標等授權確權案件審理分工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于2009年6月22日討論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專利、商標等授權確權類知識產權行政案件審理分工的規定》,將涉及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授權確權類知識產權一、二審和再審案件統一交由北京市有關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審理,結束了自2002年以來該類案件由有關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和行政審判庭分別受理的歷史。
  2009年,由知識產權審判庭統一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試點工作(以下簡稱“三審合一”試點)進一步推開,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人民法院開展的“三審合一”試點進行了專題調研,截至12月底,全國已有5個高級人民法院、44個中級人民法院和29個基層人民法院開展了相關試點。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在繼續堅持技術類案件指定管轄制度、嚴格控制新增專利案件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數量的同時,適當增加指定了具有一般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同時根據各地實際需要,積極推動開展跨區管轄工作,知識產權審判管轄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截至2009年底,具有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和涉及馳名商標認定案件管轄權的中級法院數量分別達到75個、41個、46個和41個,可以審理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基層法院已經達到92個。
  2009年,為進一步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檢察機關積極推動“兩法銜接”工作,特別是推動各地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網上銜接,信息共享”機制,經過檢察機關與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建立“網上銜接,信息共享”機制工作已有了很大進展,有效地促進了對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較好地防止了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以罰代刑”情況的發生。
六、 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再上新水平
  2009年,知識產權各相關部門圍繞自身中心工作,把握“世界知識產權日”等時間節點及有關重要活動,創新手段和形式,提升宣傳水平,營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宣傳工作方面緊緊圍繞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等工作重點,認真策劃、組織和實施了系列宣傳活動。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前后,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24個部委開展了以“文化·戰略·發展”為主題的“2009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期間,聯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版權局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2008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舉辦以“挑戰·合作·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以及以“走近知識產權”為主題的國家知識產權局第四屆開放日活動等。
  國家知識產權局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家知識戰略綱要》頒布實施一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 組織中央及地方主流媒體對 “第三屆中國專利周”、 “第二屆知識產權與城市發展論壇”、 “全國外商機構保護知識產權座談會”等重要活動進行宣傳報道;策劃“知識產權、競爭未來”主題采訪活動,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知識產權系列電視片——《危險的短板》,反響良好;編輯出版了《影響中國的100個知識產權案例》和《歷史的抉擇偉大的實踐——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立30周年紀念文集》。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圍繞商標戰略實施,加大宣傳,使商標戰略意識深入人心。2009年,舉辦并參與了“2009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 “全國工商系統商標戰略工作會議”、 “中國馳名商標展”、 “中國加入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20周年座談會”等一系列商標戰略宣傳活動;2009年11月9~11日,在中國青島舉辦了以“實施商標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商標節,3 000余位來自國內外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政府機構、代理組織以及眾多馳名、著名商標擁有企業的代表和有關專家學者,參加了商標節期間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首次編輯出版了《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08)》,發布了“2008年保護國內外企業注冊商標專用權典型案例”和“2008年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犯罪案件移送典型案例”,為實施商標戰略提供重要商標信息和數據。
  國家版權局堅持以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和重大節慶活動為平臺,提高宣傳活動的層次和水平。圍繞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舉辦主題為“版權在我身邊,版權創造財富”的大型文藝晚會;聯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中央電視臺共同啟動“綠書簽行動2009——拒絕盜版,從我做起”活動;舉辦“全國青少年版權保護讀書活動暨版權保護知識競賽”,提高青少年自覺抵制侵權盜版的法律意識;先后在第十六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和“第六十一屆法蘭克福書展”上設立版權宣傳服務站,并在“國際圖書博覽會”和“第二屆國際版權貿易博覽會”上分別舉辦了“版權保護在中國”及“版權創造價值,版本見證歷史”展覽等,展示中國版權保護所取得的成就;首次編輯出版《中國版權年鑒》,系統介紹了中國現代版權制度的發展歷程。
  全國海關根據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各自關區的特點,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工作。在2009年4·26“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期間,全國海關重點介紹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為廣大權利人和社會各界答疑解惑,幫助權利人更快地適應修訂后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發布了《2008年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評選并公布了“2008年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十佳案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農業部積極開展宣傳活動,舉辦“第三屆全國農業知識產權論壇”;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站等媒體以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主動傳播農業知識產權知識,發揮輿論宣傳導向作用;普及了農業知識產權相關知識,提升了農業知識產權意識和認知度,優化了創新環境。
  2009年4月23日,由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三部委聯合舉辦的“中國實施《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和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十周年”以及“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研討會”等一系列慶祝活動在北京舉行,表彰為植物新品種保護事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植物新品種保護的良好氛圍。
  國家林業局在“第七屆全國花卉博覽會”上舉辦了植物新品種保護展覽,通過法律法規宣傳、授權品種展示、聲像資料播放等多種形式,宣傳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強化公眾保護意識。
  公安部始終堅持將宣傳教育作為一項先導性、基礎性工作措施,不斷豐富宣傳的內容和形式。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舉辦“中國知識產權高層論壇”,提出“讓人民群眾成為抵制假冒盜版主力軍”的主題口號,受到廣泛關注;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對本地宣傳工作的組織領導。春節前后及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各地公安機關組織民警與公眾進行面對面的講解、交流,宣傳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政策,揭示假冒侵權犯罪活動的巨大危害。
  最高人民法院積極發揮典型判例示范效應和指引作用。在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發布了“2008年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同時公布了50件典型案件,并首度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08)》;開展了網絡著作權、音像制品侵權損害賠償、反壟斷民事訴訟專題調研。
  200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出《關于在全國法院開展知識產權審判“優化自主創新司法環境”年度主題活動的通知》,在全國法院開展了知識產權審判“優化自主創新司法環境”年度主題活動。各地法院紛紛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分階段貫徹落實,在深入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做好專利案件審判工作,著力培育科技創新能力和拓展創新空間;切實維護商標信譽,推動形成自主品牌;著力改善貿易和投資環境,積極推動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
  最高人民檢察院重視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宣傳工作。在《檢察日報》、正義網及其他媒體上刊登《“兩法”銜接,步向體制建設階段》、《刑事立案監督范圍的擴展與觸角的延伸》等多篇專題文章,介紹檢察機關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情況及在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方面發揮的作用,及時宣傳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情況、典型案例等。
七、知識產權培訓工作呈現新面貌
  2009年,知識產權培訓工作繼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呈現新面貌。
  國家知識產權局繼續大力實施“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建立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隊伍;積極探索與地方及高校聯合開展知識產權教育培訓模式,整合資源,建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啟動知識產權人才“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人才庫工作方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各地知識產權局圍繞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行業企業為重點,共舉辦各類培訓項目3 000多期,共計培訓60萬多人次,提高了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水平和能力。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加強商標戰略培訓,制定了《全國工商系統省市局長商標戰略培訓班培訓方案》,分批對全系統地市以上工商局分管局長進行商標戰略全員培訓。2009年11月,在上海市舉辦“全國工商系統商標戰略暨世博會標志保護培訓班”,培訓各級工商干部240人,是全國工商系統商標戰線規模最大的一次培訓班,也是將商標戰略和世博會標志保護兩項工作的有機結合和培訓方式的有益嘗試。
    2009年,國家版權局在黨政領導干部、版權管理執法人員和企事業管理人員版權培訓方面取得新突破。與中組部聯合舉辦了“國家版權工作專題研究班”,對來自全國各地主管版權工作的相關領導進行了培訓;針對基層版權執法人員,在山東、江西、內蒙等地舉辦了三期“全國基層版權執法培訓班”,增強了基層執法人員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能力;2009年6月、9月,企業使用正版軟件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分別在北京、 深圳與國資委聯合舉辦 “中央企業軟件正版化培訓班”, 培訓各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人員近800人。
  海關總署高度重視自身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理論研究及研討等途徑, 在海關系統內培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專家; 通過舉辦 “郵遞和快件渠道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執法培訓班”、“中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培訓班”的形式,對一線執法關員提供有關培訓,提高執法能力,使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日益專業化。
  公安部深入開展業務培訓教育,大力加強隊伍專業化建設。2009年5月,編輯、印發了《經濟犯罪案例選編(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一書,直接面向一線指揮員、偵查員,突出辦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偵查流程和證據要求,為各地執法實務和規范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指導和幫助;7月,在湖北省舉辦了“全國公安機關知識產權刑事執法培訓班”,邀請中央部委、科研院校、國外相關執法機構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全國省級和有關地市級公安機關經偵、治安、網安部門的分管總隊長、支隊長和業務骨干等130人參加培訓,系統學習了現行法律理解與適用、假冒商標識別與認定、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偵查指揮等方面的知識。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對知識產權法官的培養以及專業知識和審判技能的強化訓練。2009年以來,修改和充實了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培訓內容,重點加強中、基層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人員的業務培訓。8月,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辦了“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新問題研修班”,對來自中、基層法院的240余名知識產權審判人員進行了培訓。
  最高人民檢察院加強了辦理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培訓工作。2009年4月,在江蘇省舉辦了“知識產權培訓班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邀請公安部、海關總署、商務部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及專家、學者與會,講授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發展趨勢及辦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策等,并請有關檢察機關介紹推動建立“網上銜接,信息共享”機制、開展行政執法機關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特別是移送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經驗,對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推動“兩法銜接”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2009年6月,舉辦了“第一期機關干部培訓班”,并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領導專題講授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相關情況。
八、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獲得新發展
  2009年,知識產權領域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合作方式和范圍進一步拓展,合作層次進一步提升,國際合作交流獲得了新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繼續組織協調相關部門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事務談判與磋商,深化了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合作,促進了中國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的全面發展。
     3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新任總干事高銳出席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國家版權局合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跨區域知識產權高級論壇”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非正式圓桌會議”。期間,王岐山副總理出席了開幕式,溫家寶總理親切會見高銳一行并就知識產權問題作了重要闡述,田力普局長與高銳舉行正式會談,就中國專利金獎、《專利合作條約》高級巡回研討班、世博會相關活動等重大雙邊合作問題達成共識。
  6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版權局及我駐日內瓦使團的共同關注和積極努力下,中國提名候選人王彬穎女士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協調委員會第六十次會議上成功當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
  10月25日,田力普局長代表中國政府簽署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東盟成員國領導人出席了簽字儀式。
     2009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積極開展一系列商標領域多邊及雙邊交流合作項目。派員參加多次多邊會議和雙邊談判;加強與美、日、歐等國家、地區商標主管機構的交流合作;與歐盟、韓國、法國、日本和越南等多國或地區商標主管機關簽訂了以商標領域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第28次亞太經合組織知識產權專家組會議”;參加國際商標協會第131屆年會、中加商標交流會;與日本特許廳在京召開“中日商標局長第七次會談”;繼續推進中歐二期知識產權合作項目,組織實施“中歐商標注冊對比研究”。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重慶舉辦了“亞太地區地理標志研討會”,交流探討利用地理標志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來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泰國、南非等國際組織和國家商標主管機關以及中國相關部門的代表和專家共2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中國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工作成果展覽”等活動。
     2009年,國家版權局緊緊圍繞堅持對外開放、拓展對外經貿關系這一大局開展版權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妥善處理世界貿易組織有關版權問題,配合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在世界貿易組織美訴我知識產權爭端案的應對工作,圓滿完成了世界貿易組織對我第8次過渡性審議工作以及兩年一次的政策性審議的準備工作。積極拓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領域,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民間文藝、發展與知識產權、版權與相關權等重大議題上,反映中國政府的有關立場。推進版權多雙邊合作,積極應對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有關版權問題的挑戰;積極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中歐知識產權對話,妥善處理中美、中歐、中日等重要版權雙邊關系;積極參與中挪、中哥自由貿易區談判和中巴、中俄經貿分委會知識產權工作組會議工作,加強與東盟國家在版權領域的合作。
  中國海關不斷深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海關在知識產權執法情報交換、執法培訓、執法經驗和人員交流等方面的合作。2009年1月溫家寶總理訪問歐盟總部期間,《中歐海關關于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合作的行動計劃》順利簽署,中歐雙方海關成立了知識產權工作組和專家組,系統地開展雙方的執法合作。此外,中國海關鞏固與美國海關在《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邊境執法協作的備忘錄》方面的成果,繼續加強與日本、韓國海關在《零假冒計劃》框架內的合作,在開展情報交流、趨勢分析、案件協查等工作方面已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2009年,農業部舉辦了“東盟10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培訓班”,積極參加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系列會議和國際規則制定,完成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谷子等測試指南的研制,成功舉辦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第43屆蔬菜技術工作組會議”、“中德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研討會”,提升了中國在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事務中的作用。
  2009年4月,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舉辦了“東亞植物新品種保護論壇第二次會議及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研討會”,來自多個國家及相關國際組織、研究機構、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2009年,公安部充分利用中國政府與歐盟全面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的機遇,積極加入中歐知識產權合作項目并與歐方制定了該項目下的具體合作實施計劃,現已在執法交流、培訓教育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先后與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英國打擊嚴重及有組織犯罪調查局,法國內政部等外國執法機構就“夏至案件”等案件在協助調查取證、通報犯罪線索、提供司法協助等方面進行了務實的交流與合作;在中美、中巴商貿聯委會,中美執法聯合聯絡小組,中歐、中日知識產權工作組,中英執法年度會晤等雙邊機制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等多邊框架下,多次參加、組織出訪活動,接待、參加國外政府部門和執法機構來訪、會晤,在對外交往過程中,積極宣傳我公安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成就。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召開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研討會等會議,組織“歐盟競爭法考察團”出訪英、比、德、盧四國,與美國司法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合作舉辦“中美反壟斷民事訴訟問題研討班”,進一步深化了知識產權審判理論研究,有效促進了裁判標準的細化和統一。
  最高人民檢察院注重加強與知識產權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的交流合作,有力地配合了對外知識產權談判工作。2009年以來,先后派員參加中歐、中瑞、中巴、中日知識產權工作組,中美商貿聯委會,世界貿易組織對華貿易政策審議,世貿組織知識產權理事會對話過渡性審議、中國貿易政策報告等相關工作;積極參與中歐知識產權二期合作項目,應歐洲專利局的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廳和有關省市院偵查監督處長組成中國檢察官代表團,赴德國、荷蘭、丹麥,對三國有關部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了考察學習。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鹿邑县| 达州市| 义乌市| 新昌县| 泰和县| 大悟县| 民和| 年辖:市辖区| 东兴市| 邯郸市| 定南县| 福贡县| 永州市| 康马县| 维西| 泸水县| 五原县| 晋州市| 南汇区| 辽宁省| 甘德县| 昌宁县| 新津县| 崇礼县| 印江| 都江堰市| 庄河市| 梁平县| 济源市| 铜梁县| 扎鲁特旗| 涡阳县| 合水县| 温泉县| 包头市| 桓仁| 日喀则市| 萨嘎县| 东港市|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