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中特別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溫家寶總理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指出,“要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新時期,世界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知識產權的競爭。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就是重視和鼓勵創新”。王岐山副總理出席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與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共同主持閉幕式并總結對話成果。王岐山副總理并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發表題為“中國不再容忍盜版、侵權行為”的署名文章,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同時詳細闡述了中國政府將從四個方面來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2008年,是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關鍵一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由制定轉為實施,中國知識產權事業進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知識產權保護深入開展,各項工作成績斐然。全年共受理三種專利申請828 328件;受理商標注冊申請69.8萬件;版權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植物新品種保護穩步推進,海關、公安、文化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活動取得實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宣傳培訓日益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不斷深化。知識產權事業呈現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制度和體系建設日臻完善
2008年,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法律和制度體系建設取得新成就。
12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8號主席令予以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將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專利法》第三次修改順利完成,是中國專利制度發展歷程中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為確保修訂后的《專利法實施條例》與《專利法》同時施行,國家知識產權局于3月初形成《專利法實施條例》修改初稿。9月初,組織局內各部門召開條例修改征求意見會,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并多方面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為配合《專利法》及其實施條例的修訂,完善專利審批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了《審查指南》的修改工作;研究修訂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辦法》、《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辦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于2008年加強了與國務院法制辦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的修訂進程,召開專題研討會就《商標法》第三次修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內容進行了認真研究,確定了《商標法》修改的原則和主要方向。推動了《商標代理條例》的立法進程。加快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進程,進一步強化了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以提高認定質量、防止監管風險和廉政風險為重點,草擬了《馳名商標認定工作細則》。制定并實施了《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商標實質審查工作規程》、《商標審查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商標審查質量檢查評價標準》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完善了《關于商標評審案件提前審理范圍的規定》、《商標評審案件審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國家版權局于2008年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改的調研工作,形成80余萬字的《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改調研報告匯編》;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草案)》和民間文學藝術保護立法工作中存在的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并對征求意見稿草案進行了修改,加快了《民間文學藝術著作權保護條例》的起草工作。此外,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相關版權法律經過修改已經符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的規定。根據特區政府的要求,國家版權局于9月23日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遞交了關于兩個條約適用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府聲明,自2008年10月1日起,兩個互聯網條約適用于中國香港。
2008年5月,文化部頒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標準及扶持措施等作出具體規定。
2008年,為解決辦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公安部成立了制定《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立案標準》工作組,對包括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在內的公安經偵部門管轄的84種經濟犯罪案件的立案標準數額、數量標準加以明確,對犯罪構成情節進行細化,現已形成討論稿,正在征求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學者意見。
農業部于2008年發布了《第七批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農產品標志管理辦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程序》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規范》,修訂了《農業植物品種權申請審查指南》、《農業植物新品種測試工作手冊》、《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藏工作手冊》等規章制度,起草了《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送審稿)》,開展了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調研工作。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關于審理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起草工作,知識產權庭起草的《關于在審理侵犯商標權等民事糾紛案件中保護馳名商標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在進行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初稿已經完成。特別是,2008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審理注冊商標、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沖突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為審理好此類糾紛案件,規范市場競爭行為和促進公平競爭,提供了明確的處理原則和標準。
二、知識產權審批登記工作穩步推進,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2008年,申請與授權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審批登記工作穩步推進。
中國專利申請量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國家知識產權局2008年共受理專利申請828 328件,同比增長19.4%。其中受理國內申請717 144件,占總量的86.6%,同比增長22.3%,受理國外來華申請111 184件,占總量的13.4%,同比增長3.5%。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累計共受理專利申請4 853 506件,其中國內4 028 393件,占83.0%,國外825 113件,占17.0%。
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授予專利權411 982件,同比增長17.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激增至93 706件,同比增長37.9%;國內授權352 406件,占總量的85.5%,同比增長16.8%;國外授權59 576件,占總量的14.5%,同比增長18.8%。發明專利授權國內所占比例為49.7%,與國外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累計授予專利權2 501 268 件,其中國內2 142 785件,占85.7%,國外358 483件,占14.3%。
2008年全年受理復審請求4 360件,比2007年增加1 795件,同比增長70%;受理無效宣告請求2 038件,比2007年減少145件,同比降低6.6%。自1985年以來,共受理無效宣告請求21 087件。
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收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743件,予以公告并發出證書738件,自2001年10月1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收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2 551件,予以登記公告并發出證書1 564件。
2008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6 089件,比2007年增長11.9%,升至世界第六位。來中國申請專利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46個。
2008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商標審查工作并取得歷史性突破,商標審查、商標異議工作量均創歷史最高。
2008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69.8萬件,其中國內商標注冊申請59萬件,比2007年(60.5萬件)減少1.5萬件,降幅為2.48%;國外申請人在中國的商標注冊(含馬德里國際注冊)申請量達10.8萬件,仍保持較快增長,比2007年(10.3萬件)增加0.5萬件,增幅達4.85%。2008年,商標局共受理商標續展注冊申請4.8萬件,受理商標異議申請2.5萬件,受理變更商標注冊事項申請8.9萬件,受理商標轉讓申請6.8萬件,受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申請1.8萬件。
在確保審查質量的前提下,商標局共審查商標注冊申請75萬件,比2007年(40.5萬件)增加34.5萬件,增幅為85.2%,商標注冊申請年審查量首次超過當年商標注冊申請量。2008年,商標局共核準注冊商標40.3萬件,中國的注冊商標累計總量達344.1萬件;辦理變更商標注冊事項10.3萬件,辦理轉讓注冊商標7.2萬件,辦理續展注冊商標6萬件,審結商標異議案件1.1萬件(比2007年同期增長26.75%),辦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1.1萬件。辦理國外企業通過國際局轉交的商標注冊申請17 343件(一標多類),比2007年增長4.9%,連續4年為世界第一,累計已達131 801 件(一標多類);國內企業通過商標局提出的國際注冊申請2 059件,比2007年增長12.7%,累計已達8 453件(一標多類)。
商標局加快了地理標志審查。從1994年開始至2007年底共注冊地理標志301件,而2008年一年就注冊和初步審定地理標志230件,相當于前15年總和的76%。截至2008年底,已核準農產品注冊商標約60萬件。
2008年,商標評審委員會共收到商標評審申請26 609件,較2007年同比增長51%。共審理商標評審案件30 314件,為2007年的2.5倍,案件結案數量首次超過申請數量,積壓案件已由2007年底的54 784件降至47 753件,案件積壓總量減少了7 031件。
2008年,國家版權局大力推進計算機軟件登記工作。中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年軟件登記總量49 087件,同比增長91.25%,9~12月月增幅同比均超過100%。其中軟件著作權登記量47 398件,同比增長93.3%,占軟件登記總量的96.56%。軟件著作權轉讓或專有許可合同登記、軟件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和變更補充登記,登記量分別是144件、109件和1 436件,同比增長為200%、9%和43.6%。2008年軟件登記量為2006年和2007年兩年登記量的總和。
2008年,國家版權局致力于建立健全版權社會參與體系,大力促進版權管理和貿易。集體管理制度建設及集體管理組織建設工作取得很大進展,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和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分別于5月、11月、12月相繼完成了審批,召開了成立大會。版權貿易健康快速發展,推動了中國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文化領域“走出去”戰略取得新成效。
2008年,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著力推進植物新品種保護。截至2008年12月31日,農業部受理品種權申請累計達到5 563件,授權1 866件,其中2008年受理868件,授權449件,來自國外的申請累計273件,授權24件。國家林業局2008年品種權申請量達到77件,比2007年增長26%。截至2008年底,已累計授予植物新品種權239件,占總申請量的42%。
三、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工作取得新突破,保護環境日益改善
2008年,各部門以打擊盜版、規范市場秩序為重點,有效保護了奧運會知識產權,嚴厲打擊了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
全國知識產權局系統深入開展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加大專利糾紛案件調處力度,嚴厲查處假冒冒充專利案件。
2008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印發“雷雨”、“天網”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組織全國知識產權局系統開展了為期一年的“雷雨行動”、“天網行動”。前者以打擊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尤其是惡意、群體及反復侵權、假冒、冒充為主;后者以打擊涉及專利的詐騙行為為主。這兩個專項行動大大遏制了專利詐騙行為,有效維護了權利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
2008年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座談會。截至2008年底,審批成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44個。
2008年,各地方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1 092件,其他專利糾紛案件34件,查處假冒他人專利案件59件,查處冒充專利案件601件。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7 056人次,檢查商業場所7671次,檢查商品2 110 822件,向公安等部門移交案件21件,接受其他部門移交案件11件,跨部門執法協作327次,跨地區執法協作262次。
2008年,全國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56 634件,其中商標侵權假冒案件47 045件,一般違法案件9589件;查處涉及侵犯港澳臺和外國商標注冊人權益的案件10 965 件;共收繳和消除違法商標標識1 963萬件(套),沒收、銷毀侵權商品2 287萬件,罰款46 740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商標犯罪案件137件、犯罪嫌疑人145人。
2008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國家版權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據統計,在專項行動期間,各地共辦理互聯網侵權案件453件。其中依法關閉192個專門從事侵權盜版的非法網站;對173家網站采取了責令刪除或屏蔽侵權內容的臨時性執法措施;對88家侵權嚴重的網站,除責令其刪除或屏蔽侵權內容外,還給予罰款及沒收服務器、 計算機硬件設備等行政處罰措施 (罰款總計1 079 853元,沒收服務器、計算機硬件設備184臺)。并將涉嫌構成著作權犯罪的10起重大案件移送相關司法機關。
2008年,國家版權局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取得新進展。據統計,在2007年完成1 500家大型企業軟件正版化的基礎上,2008年全國又有7 600家企業列入年度完成使用正版軟件的工作目標,部際聯席會議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近6 100家企業進行了檢查驗收,共督查企業近3 900家,查處違規企業近570家;各地各部門舉辦了300余次培訓班,參訓企業數量近8 200多家,培訓人數近18 200人。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在中央企業、民營大型企業、外資企業,以及金融、煤炭、印刷、旅游飯店、網吧、勘察設計等重點行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
2008年,全國海關共扣留進出口侵權貨物11 135批,涉及侵權貨物數6億多件,與2007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49.3%和93%。知識產權權利人積極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1至11月,海關總署共核準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2 292件,新增的備案申請數量與2007年同期基本持平。
2008年,文化部以迎接北京奧運會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為主線,開展了文化市場“奧運保障行動”,嚴厲打擊了違法音像制品經營活動,深入整頓和規范了音像市場秩序,直接督辦了海南1·13非法復制光盤案、天津6·03盜版光盤發行團伙案等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強。
2008年,公安部分別會同國家工商總局、海關總署、國家版權局等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相繼建立起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協作配合機制;6月,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建立協作配合機制共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兩部委知識產權保護協調會商機制,為共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權利人和公眾利益得到有效維護
2008年,在各級法院和廣大知識產權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繼續取得重大進展。全國地方法院全年共新收和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24 406件和23 518件,分別比2007年增長36.52%和35.2%。其中,新收專利案件4074件,比2007年增長0.82%;商標案件6233件,比2007年增長61.69%;著作權案件10 951件,比2007年增長50.78%;技術合同案件623件,比2007年下降6.88%;不正當競爭案件1 185件,比2007年下降 1.58%;其他知識產權案件1 340件,比2007年增長58.58%。全年共審結涉外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 139件,比2007年增長70.51%;審結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225件,同比2007年下降30.34%。全年共新收和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二審案件4 759件和4 699件,比2007年增長66.11%和63.73%;再審案件102件和71件,比2007年增長 161.54%和57.78%。
在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方面,全國法院履行刑事審判職責,嚴厲打擊了各類知識產權犯罪行為。2008年全國地方法院共審結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刑事案件3 326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5 388人,其中有罪判決5 386人。在審結案件中,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判決的案件996件,生效判決人數1 657人,同比分別上升34.78%和20.86%;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涉及侵犯知識產權)判處案件610件,生效判決人數1 040人;以非法經營罪(涉及侵犯知識產權)判處的案件1 707件,生效判決人數2 667人;以其他犯罪判處的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13件,生效判決人數24人。
全國法院履行行政審判職責,依法監督和支持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08年全國地方法院新收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 074件;審結1 032件。其中,新收專利案件578件,同比下降3.51%;商標案件484件,同比上升23.47%;著作權案件7件,同比上升16.67%;其他案件5件。
2008年,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與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等部門密切配合,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 210件2 107人,起訴1 432件2 697人。最高人民檢察院還督辦了6起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2件。
檢察機關積極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別是推動各地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網上銜接,信息共享”機制。目前,該機制已在上海、云南全市(省)范圍內、江蘇、廣東、浙江、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區建立,有效促進了對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較好地防止了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以罰代刑”情況的發生。
2008年,全國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刑事打擊職能。2008年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 455起,涉案總金額近16.5億元人民幣,抓獲犯罪嫌疑人2 642人。另有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被按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在打擊盜版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共破獲侵權盜版等類非法出版物案件5 119起,查處涉案人員8 771人,收繳侵權盜版等類非法出版物13 91.7萬余件,查獲非法光盤生產線7條。自1996年以來,公安機關累計查獲非法光盤生產線已達238條。
針對互聯網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不斷發展蔓延的趨勢,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網上偵查,開辟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新戰場。2008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查處利用網絡銷售假冒商品、侵犯商業秘密重大犯罪案件62起,偵破網絡游戲私服重大犯罪案件46起,網上銷售盜版軟件重大犯罪案件7起。
五、知識產權宣傳工作深入開展,文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果
2008年,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圍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發布、北京奧運、改革開放30周年和專利法修改等重要事件展開,中央新聞媒體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刊播大量有影響、有分量的報道,反映30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歷程、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明顯提高了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有力推動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發布后,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中央政府網站首頁刊登《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英文稿;新華社、《人民日報》和《中國知識產權報》等媒體刊發和宣傳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工商總局、版權局、發改委、科技部和商務部等六部門參加的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有關情況;編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輔導讀本》。
中宣部提出了“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的宣傳報道意見,印發了《關于近期清查出版物市場行動和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的宣傳報道方案》;組織中央新聞媒體對全國集中銷毀盜版和非法出版物活動、實施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等重要工作和活動進行宣傳報道。
國家知識產權局以4·26——第8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聯合18個部門,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第三次面向社會公眾舉辦4·26開放日活動;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版權局共同舉辦“2007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狀況”新聞發布會;舉辦“2008年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舉辦首屆中國百位著名書畫家知識產權文化題材優秀作品全國巡展;參與組織上海保護知識產權高峰論壇暨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舉辦“專利信息發布會暨專利技術推介會”新聞發布會;出版發行《知識產權文化讀本》;制作完成《知識產權文化在中國》電視宣傳片;策劃實施了有關奧運知識產權的系列宣傳活動;聯合公安部、工商總局、版權局、海關總署、農業部、林業局、最高人民法院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與改革開放30周年宣傳活動。制作了“中國對外開放30周年回顧展”中“對外開放的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展區;出版了《知識產權與改革開放30年》圖書。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先后召開了“東西部企業商標戰略論壇”、“一所一標”工作現場會、“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推進商標戰略實施”工商系統研討會、專家研討會和企業研討會,向社會各界介紹了中國商標注冊和保護工作的相關情況,進一步加大了商標戰略的宣傳力度。
2008年,國家版權局繼續加強版權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種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編輯出版了《鄭成思版權文集》;完成第三階段“版權保護與創新型國家”全國巡回演講活動;組織舉辦了“大學生版權保護征文活動頒獎儀式”暨署長與大學生版權互動活動;舉行“創新與未來——青少年版權保護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并編寫《版權保護小衛士》;在京策劃組織第二屆大學生版權保護主題辯論賽;成功召開“BIBF國際版權貿易研討會”;與北京市政府在京聯合召開了首屆國際版權博覽會;啟動了《中國版權年鑒》的編纂工作。
全國海關根據各關區特點,結合形勢,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工作。在2008年“4·26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期間,全國海關在宣傳活動中突出介紹了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提高了知識產權權利人和進出口企業、社會公眾對海關執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備案程序的了解;以進出口和加工貿易企業、郵遞快件服務企業和進出境旅客為重點宣傳對象,依托口岸現場,發揮大眾媒體的作用,主動向宣傳對象進行政策宣講。一些海關舉辦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直接面對加工貿易企業宣傳知識產權保護事項的研討會,使企業的疑問得到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及時解答。海關總署還評選出10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知識產權案例并對外公布。
2008年4月,文化部在全國開展以“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為主題的第十屆全國音像市場法制宣傳活動。各級文化行政部門通過設立宣傳點、運用新聞媒體、組織銷毀活動等形式廣泛宣傳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和音像市場整治工作成果,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的意義,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導向。通過活動,進一步提高了音像制品經營者守法經營的自覺性,增強了廣大群眾認清盜版的危害性、自覺抵制盜版的意識。
公安部始終將宣傳教育作為打擊侵權犯罪的一項重要內容,借助多種形式,推進打擊防范犯罪工作的深度和廣度。2008年1月,會同國家版權局召開“2007年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宣傳公安機關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犯罪工作成效,營造震懾犯罪的有力氛圍;4月,配合中宣部,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等20余個部門聯合開展“2008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并在上海成功舉辦“2008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全國公安機關、中央部委、歐美等國執法機構代表或駐華警務聯絡官以及200余家中外知名企業代表共計600余人應邀參會,共同就中國知識產權政策、理論及司法、執法實踐等領域問題展開熱烈討論。這也是公安部自2003年以來,成功舉辦的第六屆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該論壇已成為公安機關開展對外宣傳教育、加強與各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全國法院系統利用2008年11月一個月的時間,開展了以“司法護權、激勵創新”為主題的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動月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各高級人民法院、具有一定案件量的中級和基層人民法院采取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具有代表性的人士旁聽案件審判并征求意見、集中宣判一批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的知識產權案件、出臺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具體舉措等方式,集中展示了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重大成就和重要職能。活動期間,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人民法院貫徹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公布了《關于在審理侵犯商標權等民事糾紛案件中保護馳名商標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評選并公布了改革開放30年來影響中國知識產權法治進程的100件全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此次行動月活動是30年來在知識產權審判領域,全國法院舉辦的持續時間最長、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多樣、影響廣泛深遠、規模最大的一次專項行動,生動展現了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促進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貫徹實施和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
六、奧運知識產權保護成就顯著,執法專項行動得到有效促進
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圓滿結束,中國奧運知識產權保護成績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的充分肯定,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2008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承辦了“奧運知識產權保護論壇”,與有關部門共同探討了奧運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各地方知識產權局把涉及奧林匹克的專利侵權行為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相關部門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應急應對工作機制。
為加大奧林匹克標志保護力度,工商行政管理機關2008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保護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專項行動,共查處違法使用奧林匹克標志案件1 721件,案值1 659萬元,罰款727萬元;查處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案件5 858件,案值3 484萬元,罰款2 976萬元,同時沒收并銷毀了一大批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用權的各類商品,為奧運會的順利召開提供了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8月底,國際奧委會北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先生和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專門致函,感謝全國工商機關在保護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工作方面所做出的卓越成績。
2008年,為了切實履行海關保護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的工作職責,全國海關注重打擊違法和宣傳教育相結合,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為舉辦一屆“干凈”的奧運會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和環境。除了印制派發宣傳單外,海關系統采取生動活潑的宣傳形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全國海關還通過有效配置執法資源,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商品的查緝力度,在2008年扣留了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貨物和物品約45萬件,案值約人民幣383萬元,有效遏制了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貨物和物品的進出口。
2008年4月,文化部印發《關于舉辦全國文化市場“奧運保障行動”啟動儀式的通知》,開展了“文化市場奧運保障行動”。文化部先后組織了11個督查組,分赴奧運會主辦、協辦城市及其他重點地區督查指導文化市場“奧運保障行動”,指導江蘇省文化廳查處了江蘇泰州假借泰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奧組委名義,偽造演出批準文件,擅自舉辦的非法演出活動,維護了北京奧組委的聲譽,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為確保北京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公安部主動加強與奧組委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溝通,密切掌握涉奧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動態,組織部署全國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嚴厲打擊涉奧假冒盜版犯罪活動,及時破獲北京假冒奧運金牌案、浙江假冒奧運火炬案、黑龍江制售假冒奧運紀念幣等一批案件。7月,公安部會同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建立“處理非法轉播奧運賽事案件快速反應機制”,通過技術手段對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非法轉播奧運賽事進行24小時輪班值守、實時監控,以非常規的快速反應和處理措施,嚴厲打擊非法轉播行為。8月6日至24日,共監控和收到違法轉播線索242條,查處違法網站117家,對84家網站采取關閉或停止接入等措施,責令33家網站刪除內容或停止侵權行為,在互聯網界產生了巨大震懾作用。國際奧委會表示“對北京奧運會電視轉播和媒體報道情況非常滿意”,“中國反盜版工作為全球奧運版權保護樹立了榜樣”。
七、知識產權培訓工作日益加強,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2008年,知識產權培訓工作廣泛深入開展,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人才“十一五”規劃和“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實施,落實全國人才培養計劃。在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合作培訓高層次知識產權法律、管理人才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國外培訓渠道,選派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出國培訓,同時還以參加課題研究、學術研討、掛職鍛煉等形式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的培養鍛煉。
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開展各類培訓活動,主辦的全國市(地)領導干部知識產權戰略專題研究班、全國知識產權局長專題培訓班、全國高校知識產權師資培訓班等培訓項目取得良好效果;委托地方知識產權局舉辦各類培訓項目60多期,共培訓人員1萬人次;與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開展的“653”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知識產權公需科目培訓順利完成;并與司法部聯合舉辦了全國視頻知識產權專題講座。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先后派員參加了“上海商標發展工作推進大會”、“遼寧省實施品牌戰略表彰大會”等會議,對地方商標保護工作進行指導。派員參加了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組織的JICA培訓和日本特許廳組織的AOTS培訓,積極學習國外的知識產權保護先進經驗。各級工商機關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業務技能大比武、以會代訓、經驗交流、以案說法等形式多樣的業務培訓活動,促使執法人員辦案能力的提高。
2008年,國家版權局為提高基層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在新技術環境下的執法技能,分片舉辦了四期面向基層版權執法干部的“基層版權行政執法工作經驗交流會”,介紹了新技術條件下侵權盜版活動的特征及動態,交流基層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在打擊侵權盜版活動方面的成功經驗,有效解決了版權執法人員在基層執法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全國海關十分重視提高現場海關查驗人員查獲侵權貨物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加強業務培訓力度,經常邀請知識產權權利人為海關執法關員進行甄別侵權貨物的培訓,提高執法關員的業務操作水平和工作熱情。
農業部在山東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業植物新品種權執法試點單位開展了主題鮮明的業務培訓,逐步建立了與工商、公安、知識產權和司法等部門的協作聯動機制。為使品種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有效銜接,農業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舉辦了全國農業植物品種權執法工作研討會,解決了品種權執法工作中部分重點和難點問題。
國家林業局于11月10日在京舉行了植物新品種執法調研座談會。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中國林科院等單位的30多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就植物新品種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執法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最高人民法院通過舉辦法律適用研討班、召開專題討論會等方式,開展知識產權審判業務交流,促進法官審判技能的提高。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主辦或與其他部門聯合舉辦了多次研討會,包括專利審判問題研討會、知識產權法律適用高層研討會、2008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研討會、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研討會、知識產權侵權責任問題研討會、反壟斷民事訴訟問題研討會等。
八、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深化,雙邊和多邊合作開創新局面
2008年,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規模進一步擴大,層次進一步提高,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為務實,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協調相關單位積極開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機構和一些國家知識產權機構的合作,促進相互理解,提高政府、企業應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水平。
3月3~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共同組團出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展與知識產權委員會(CDIP)在日內瓦WIPO總部召開的第一次會議。
4月21~22日,由德國聯邦司法部和中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聯合主辦的中德第八屆法律研討會在德國慕尼黑召開。中德兩國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共100多人出席了會議,并就“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基礎”、“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家機構和程序”、“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等三個專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5月13~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組團出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協調委員會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WIPO新任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
6月16~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和非洲地區知識產權組織(AR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北京共同舉辦中非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此次會議加強了中國與非洲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得到了外交部的支持和WIPO的積極推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在2008年派員參加了WIPO框架下的成員國大會,商標、外觀設計和地理標志法律常設委員會(SCT),信息技術常設委員會(SCIT),協調委員會,國際注冊馬德里體系法律發展工作組會議等各級會議,對新型商標、商標異議、《巴黎公約》第六條之三、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體系、商標信息技術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跟蹤討論;派員參加了APEC第26次、第27次知識產權專家組會議,第7次美日歐商標局局長三方會談,第4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等,加強了與有關國家的友好合作。
國家版權局積極參與版權保護國際新規則的制定工作,簽署中美版權《戰略合作備忘錄》,積極穩妥推進中歐、中日、中澳等重要版權雙邊關系,深入研究中澳、中秘、中挪雙方版權法律制度,在恪守國際公約和國內法基礎上加強與各國的版權保護領域的合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成功在京舉辦了第三屆國際版權論壇,成功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全球表彰機制引入中國,組織策劃了首屆世界版權創意金獎評獎、頒獎活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開展“中國版權相關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調研項目,繼續跟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關于民間文藝的國際保護問題,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有關版權問題的磋商與談判。
海關總署積極參與了世界海關組織協調發起的相關執法活動。中日韓三國海關成立了“中日韓三國海關知識產權工作組”并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簽署并實施《中日韓三國海關知識產權行動計劃》。中美雙方海關也已根據《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邊境執法協作的備忘錄》要求確定了聯絡機制,并開展了數據交換、情報交流、案件協查等工作。
農業部積極參與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以下簡稱UPOV)系列會議文件和國際規則起草制定活動,高質量地完成了UPOV茶樹、高粱測試指南的研制任務,受到UPOV及各成員充分肯定。積極與相關國家及國際組織接觸,有效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國際交流合作。
2008年4月15~16日,最高人民法院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和墨西哥最高法院聯合在北京舉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高層國際研討會,來自國內外知識產權法官和專家約40人與會,進行了相關交流。7月10~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開了“2008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研討會”。來自英國、法國、德國、印度、美國、日本、荷蘭的法官以及中國司法界、學術界、企業界和其他有關方面的代表共200余人參加了會議,并就知識產權審判機制改革、證據及訴訟行為、侵權判定、抗辯事由、救濟措施以及相關領域等問題進行了研討與交流。
最高人民檢察院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外交談判、出國考察、交流和培訓活動,加強與知識產權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的交流合作。配合商務部,積極應對中美知識產權WTO爭端案,參加應對小組的工作,參與確定應對方案、答復口徑及抗辯思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爭端案中涉及刑事門檻的部分我方已勝訴。派員參加中歐知識產權工作組、中歐知識產權二期合作項目、中瑞知識產權工作組、中美商貿聯委會、WTO對華貿易政策審議、世貿組織知識產權理事會對話過渡性審議、中國貿易政策報告等會議,介紹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對外知識產權談判。
公安部充分利用中歐知識產權保護二期合作項目、中美刑事執法聯合聯絡小組(JLG)、中德知識產權執法培訓項目等合作機制,積極爭取國際資源,提升公安機關執法水平。2008年以來,公安部先后19次與到訪的美、歐、日等國執法機構、行業協會以及企業代表進行會談,8次協助、組織相關部門及地方公安機關組成工作組赴國(境)外開展培訓與交流,取得了積極成效。繼2007年年初會同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成功開展“木星行動”后,經報國務院批準,3月,公安部積極會同國際刑警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東盟等6國執法機構聯合開展“東南亞地區打擊假冒藥品國際聯合執法行動”(代號“風暴行動”),受到了國際刑警組織總部的高度稱贊。11月,公安部會同國家版權局與美國司法部、美國專利商標局,在北京共同舉辦了“中美互聯網知識產權刑事執法研討會”,共同探討互聯網上侵權盜版犯罪趨勢特點、執法部門打擊策略的制定、偵查措施的適用、電子證據的固定以及中美執法合作等問題,達到了增進雙方理解與互信,推動執法交流與合作的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