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1998年是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199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并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這是中國政府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所采取的重大舉措,這標志著中國知識產權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99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專利、商標、版權為三大支柱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進一步在中國全面貫徹實施。專利申請量和商標注冊量有所增長,查處著作權侵權盜版的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為促進外貿發展服務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公安部門加強音像市場的治安管理,嚴厲打擊侵權盜版違法犯罪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果。音像市場得到了規范。文化部門加大了對侵權盜版和非法出版物的打擊力度。植物新品種的保護也有了新進展。在知識產權領域與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廣泛加強了交流與合作。同時,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提高,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水平都有所提高。
一、設立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99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進行了新一輪機構改革。在這次機構改革中,中國專利局更名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進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從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增加了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職能,劃入了設在原國家科委的國務院知識產權辦公會議辦公室的工作;并將專利申請受理、審批、復審的工作和專利權無效的宣告的業務,轉給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承擔。作為國務院主管專利工作和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部門,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主要職責是:提出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修改草案,研究相關的知識產權法規,組織制定專利工作的規章制度;研究擬定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方針、政策,研究國外知識產權發展動向;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含必要的對外知識產權談判),負責專利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組織制定全國專利工作發展規劃和專利信息網絡規劃;組織制定專利確權、侵權判斷標準并指定管理確權機構,指導地方處理專利糾紛和查處冒充專利行為的工作,負責專利代理機構的審核、人員資格的確認,指定涉外專利代理機構;組織、推動專利法及有關法規的宣傳普及工作,規劃有關知識產權的教育與培訓;以及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由此,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國務院主管專利工作和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直屬機構。
設立國家知識產權局是中國政府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所采取的重大舉措,在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二、專利工作又上新臺階
1998年是中國專利工作持續發展的一年。全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申請121989件,比1997年增長6.8%。其中,國內申請96233件,占當年總量的78.9%;國外申請為25756件,占當年總量的21.1%。在全部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申請為35960件,占29.5%,比1997年增長6.8%;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為51397件,占42.1%,比1997年增長2.5%;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為34632件,占28.4%,比1997年增長13.9%。自1985年4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31日止,中國受理專利專利申請總量已達861506件。
1998年國內專利申請中,職務申請量為31878件,占國內申請總量的33.1%,非職務申請量為64355件,同期增幅為7.2%。其中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職務申請的同期增幅分別為8.7%、4.8%、6.5%;在全年的國內職務申請量中,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占49.9%,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占50.1%。
1998年,企業專利申請為27179件,比上年增長6.7%;科研單位專利申請量為2861件,比上年增長1.1%;大專院校專利申請量為1445件,比上年增長11.8%。
1998年,國內專利申請量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13473件)、臺灣(7727件)、山東(7597件)、浙江(7074件)、北京(6321件)、江蘇(5829件)、遼寧(5643件)、上海(3419件)、福建(3393件)、河北(3295件)。
截至1998年12月31日,來我國申請專利的國家和地區共有95個。1998年向我國提出專利申請的國家和地區共有67個,新增加的國家有5個:馬爾代夫(2件)、黎巴嫩、拉托維亞、馬達加斯加、圣文森特和格林納達(各1件)。申請量排在前十名的國家依次是:日本、美國、德國、韓國、法國、英國、瑞士、荷蘭、瑞典、意大利。
1998年共授予專利權67889件,比上年增長33.1%。其中授于發明專利權4733件,實用新型專利權33902件,外觀設計專利權29254件,分別比上年增長35.5%、24.0%、45.1%。
1998年受理復審請求322件,比1997年增加了17件,增長了6%,其中對撤銷請求審查決定不服而提出的復審請求76件。在1998年的復審請求中涉及發明專利申請的240件(包括對撤銷請求審查決定不服的復審請求),占總請求量的75%。1998年全年復審結案258件,其中撤銷原駁回決定的64件,占結案總數的248%,與去年相比,該比例明顯下降。
1998年受理無效請求案件636件,比1997年增加了86件。在全年審理結案的398件無效請求案件中,專利權被宣告無效的118件,占總結案量的296%;專利權被宣告部分無效的27件,占總結案量的6.8%;雙方自行和解后,主動撤回無效宣告請求的80件,占總結案量的20.1%。與去年相比,主動撤回無效宣告請求的案件的比例有所下降。
據對全國54個省、市、自治區專利管理機關統計,1998年受理專利糾紛案件612件,結案465件,結案率為76%,在612件受理案件中,侵權糾紛案件544件,占受理案件的89%,專利申請權糾紛,專利權糾紛共55件,占9%,發明人糾紛,獎酬金等其他糾紛13件,占2%;結案案件中,處理結案116件,占結案案件的25%,調解結案的226件,占49%,撤訴結案的103件,占2.2%,駁回和終結的有18件,占4%;與1997年相比,受理糾紛案件增加21件,其中侵權案件增加14件,發明人糾紛、獎酬金等其他糾紛增加7件,專利申請權糾紛、專利權糾紛與1997年持平,說明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專利糾紛處于穩步增長狀態。
各省、市、自治區在商品流通領域中繼續開展打擊冒充專利行為,許多省采取統一行動和單個出擊相結全的方式。1998年各專利管理機關共查處冒充專利行為2086件,比1997年增加一倍。這一行動大大提高了專利管理機關的執法地位,擴大了知名度,凈化了專利市場,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
繼廣東、四川、河北省制定并施行《專利保護條例》后,1998年山東、湖北、安徽、遼寧省也相繼通過了《專利保護條例》,并付諸實施。這些條例的實施,大大加強了有關專利管理機關執法手段,保證了專利管理機關辦案時能依法采取必要的強制手段,加大了專利保護力度,使專利保護工作有力地向前推進。
199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發布了“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實施方案”,選出34個項目進入“示范工程”;與國家經貿委共同確定了70家專利工作試點企業。
為了使專利法進一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和有關國際條約的規定,以完善和健全中國的專利制度。199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于幾年前開始著手征求修改專利法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經分析、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可供選擇的方案,形成了《專利法第二次修改意見匯集》,為專利法第二次修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三、商標工作全面發展
1998年是我國商標工作全面發展的一年。在商標注冊方面,商標局共受理商品和服務商標申請157683件,比1997年增加8928件。其中,國內申請129394件,占總申請量的82.1%;國外申請18252件,占總申請量的116%;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領土延伸10037件,占總申請量的6.3%。
1998年商標局共審定商標139228件,辦理變更注冊商標25685件,辦理轉讓注冊商標14863件,辦理續展注冊商標10231件,注銷、撤銷注冊商標1538件,辦理商標許可合同備案11800件;受理商標異議申請2285件,其中受理服務商標異議申請164件。
全年共核準注冊商標107710件。到1998年底,我國有效注冊商標達968827件。
1998年商標評審委員會共受理各類商標評審申請4890件,裁決案件4370件。
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員會在異議、評審等商標程序中,依法裁決了一批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案件,如:雷諾煙草公司“CAMEL”商標異議案、迪斯尼企業公司“HILLO MICKEY”商標異議案、英特爾公司“奔騰”商標異議案、“武松打虎”商標撤銷案等案件,有效地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制止了商標領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樹立了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國際形象。
1998年全國共查處各種商標違法案件28952件,其中商標一般違法案件14216件,商標侵權假冒案件14736件。特別是重點查處了侵犯貴州茅臺酒廠“茅臺”、美國S.C.莊臣有限公司“PLEDGE”、香港預發集團有限公司“花花公子”、香港華遠公司“老人頭像”等注冊商標的專用權的重大商標侵權假冒案件。查處商標違法案件罰款總額達8554.7萬元,收繳和消除商標標識4億多件(套),收繳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和其他作案工具19340件,責令賠償商標注冊人經濟損失約500萬元,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35人。同時,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真貫徹《商標法》和《行政訴訟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嚴格商標辦案程序,使商標辦案工作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加大了對馳名商標的保護力度。商標局指導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了侵犯青島“雙星”注冊商標權案、侵犯浙江“張小泉”注冊商標權案等。此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還會同有關部門,對UL等標志進行了有效的保護。
1998年,開始了《商標法》修訂調研論證工作。成立了修改《商標法》工作小組。12月份,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在北京舉辦了商標法律研討會,聽取來自WIPO、美國、法國的外國專家就國際商標立法和商標保護的專題介紹。在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修改《商標法》工作小組提出了修改要點,明確了修改目標,為早日完成《商標法》的修訂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版權保護工作不斷進步
1998年是全國版權系統為完善版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完善我國的版權保護體系,克服困難,不斷取得進步和成績的一年,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著作權法修改工作進展順利,在國家版權局等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下,1998年11月18日,國務院第七次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著作權法修正草案。
1998年,全國各地版權局共受理各類版權案件1208件,結案1082件,結案率為89.6%;其中處罰826起,移送司法機關28起,調解294起。受理并結案較多的五個地區是湖南、山東、上海、四川與北京。
1998年,各地版權機關繼續加大打擊盜版力度。各地版權局共收繳各類盜版品654萬多件。其中盜版書刊486余萬冊,盜版軟件37萬盤,盜版音像制品68余萬盒。收繳盜版品較多的五個地區是湖北、湖南、山東、廣西與廣東。為更有效地打擊盜版活動,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全國反盜版聯盟工作已開始啟動。
1998年全國各作品使用單位共引進圖書版權5469項、輸出圖書版權588項。引進圖書版權較多的五個地區是北京、陜西、上海、江蘇與廣西;輸出圖書版權較多的五個地區是北京、山東、江蘇、四川與黑龍江。
為進一步推動版權貿易工作的開展,各地版權機關開展了大量工作。1998年4月,國家版權局在北京舉辦了“98BIBF”全國版權貿易培訓班,全國240多家出版社、版權代理公司派人參加了培訓。為之后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版權貿易的高成交量奠定了基礎。
為加強對著權人的服務工作,經中編辦與國家版權局的批準,1998年4月,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正式成立。
在作品登記與使用報酬收轉方面,1998年各地版權局及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共登記作品3265件。其中,美術攝影作品1776件、文字作品414件;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登記軟件作品738項。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已累計登記軟件作品3034件。作品登記的前五個地區是福建、廣東、江蘇、黑龍江與湖南。1998年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共收到報刊社交寄的法定許可報酬180萬元,已轉出80萬元。
1998年,全國各級版權機關繼續加強版權普法宣傳工作。其中以8月份國家版權局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辦的“中國版權保護圖片展”影響最大。該展覽以大量的圖書及一些實物,生動地向參加書展的中外觀眾介紹了中國版權保護及版權貿易等情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及鄒家華、曹志、彭佩云、成思危、許嘉璐、胡啟立、經叔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了展覽。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單位均對本次展覽做了報道。此外,國家版權局還編印了大型宣傳品中英文的《中國的著作權保護》對外發送。
為進一步提高版權管理干部的專業水平,國家版權局繼去年舉辦全國北方地區地市級版權局長研討班后,1998年又在成都舉辦了南片地區全國地市級版權局長研討班。至此,全國所有地市級版權局長都接受了一遍正式的版權培訓。為各地版權機關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礎。
五、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顯著
1998年,全國海關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和國家其他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在進出境環節查處了大量侵犯知識產權案件,有效地阻止了侵權貨物的進出口,維護了社會主義法制和正常的對外貿易秩序。
根據《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規定,知識產權權利人要求海關予以保護的,應當將其知識產權向海關總署備案。目前已經在海關總署備案的知識產權有1331件,其中商標權999件,專利權228件,著作權104件。
1998年,中國海關加強了與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聯系和配合,在打擊進出境環節的侵權活動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果。1998年全國海關共查獲侵權案件233件,案值人民幣5267.9萬元。所查扣的侵權貨物主要集中在紡織品、服裝、運動鞋、輕工產品等。在上述侵權貨物中,有相當部分是侵犯外國權利人的知識產權貨物,其中包括假冒“NBA”、“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DAS)等著名商標的貨物。
1998年全國各海關共查處進出口專利侵權產品案近20件,有些案件查處過程中,海關與當地專利管理機關合作,有力地保護了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例如上海和烏魯木齊海關發現專利侵權嫌疑貨物出口時,當地專利管理局都積極協助對嫌疑貨物進行侵權判定,使海關能順利地將所扣侵權貨物予以沒收。
此外,中國海關還特別加大了對于盜版音像制品和光盤生產線的打擊力度。自中國政府開展“掃黃打非”行動以來,挖出多條地下非法光盤生產線,境內的盜版光盤生產遭到了沉重的打擊。不法分子為了謀取高額利潤,紛紛轉往境外進行盜版光盤的生產活動。因此,針對盜版音像制品活動頻繁的特點,配合全國“掃黃打非”集中行動方案,將嚴厲打擊侵權音像制品列為重點工作。在貨運、郵運、旅檢等監管現場,對進出境的CD、VCD、LD以及計算機介質進行嚴格控制,重點打擊利用集裝箱、來往港澳小型船舶走私光盤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共查獲盜版光盤2000多萬張。有力地打擊了走私盜版光盤的勢頭。成績突出的有廣州、拱北、深圳、黃埔、江門、汕頭等海關。
中國海關與國內外有關權利人和權利人組織積極配合,在信息交流、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目前,中國海關總署已與包括商業軟件聯盟、美國電影協會、國際唱片工業協會在內的多個國際知識產權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
1998年3月,海關總署在深圳舉辦了盜版光盤及光盤生產線鑒別培訓班,邀請國際唱片工業協會和美國電影協會的專家向中國海關人員介紹了盜版光盤的鑒別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海關關員識別侵權貨物的能力。
為了加強對侵犯“豆寶寶(Beanie Babies)毛絨動物玩具著作權貨物的查處,深圳、上海等海關邀請美國TY有限公司向口岸海關關員講解如何識別侵權商品的知識。雙方的良好合作為日后查獲數批侵犯該公司著作權的貨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粵港兩地海關開展了保護知識產權的聯合執法,粵港海關分別在各自口岸或海面同時采取執法行動,查緝各自境內的侵權及其他違法活動,對發現的涉嫌違反對方法律的貨物,及時通報,以使對方及時地采取措施查緝。在迄今已進行的13次聯合貨檢行動中,知識產權保護取得顯著成果,查處了大量進出口侵權案件。
今后,中國海關仍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貫徹和執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和國家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將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促進外貿發展服務。
六、音像市場管理日趨完善
1998年音像市管理的各項法規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根據《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及有關管理辦法,文化部制定了《關于打擊音像制品中違法經營活動具體應用法律法規的實施意見》,對音像制品批發、零售、出口和營業性放映活動中的非法行為,規定了具體的處罰界限和額度,并且進一步補充規定,凡被吊銷許可證或在2年內受到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單位和個人,不得再從事音像制品經營活動。該《意見》對各級音像制品管理部門提高行政執法效率,打擊非法經營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級政府在加強音像市場監管上制定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北京市組成綜合執法隊伍,落實責任制,對街頭游商販賣非法音像制品反復打擊,終于清除了這種違法現象。重慶市、天津市采取果斷措施,關閉了大量經營非法音像制品的集中經營市場,廣東省共關掉較大的非法窩點243個、糾繳非法音像制品2100余萬張。清查非法經營音像店近10萬店次,查處8千多間次。
文化部于1998年4月率先向全國公布了文化市場監督舉報電話,同時公布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市場管理部門的舉報電話。江蘇、山東、新疆、寧夏等地區音像制品管理部門與經營者簽定了承諾書。北京市建立了舉報、查處淫穢、非法VCD光盤案件獎勵制度,年內兌現獎金40余萬元,收到明顯成效。廣東省繼1996年規定對舉報非法光盤生產線的有功人員予以獎勵后,又補充規定了舉報走私、運輸、儲藏、銷售非法音像制品的有關人員的獎勵辦法。湖北省以武漢市為重點,在全省大中城市建立了音像市場監督員制度,對音像市場實行監督。浙江義烏市政府發出通知,規定舉報線索一經查實,按查獲非法音像制品數量,以每張0.50元計算作為獎金獎勵舉報有功之人。四川、遼寧、河北、湖北、安徽、云南、湖南長沙等省市先后出臺了獎勵舉報辦法,廣大群眾積極響應,踴躍舉報。
為了進一步使經營單位增強法制意識和自我約束,方便群眾舉報,文化部于1998年10月決定實施監督舉報公示制度,規定凡音像制品經營場所,必須懸掛非法音像制品監督舉報告示牌,標明有關管理部門的名稱和舉報電話。該制度已在部分地區實行,將于1999年在全國普遍實施。
文化部把1998年定為全國文化市場法制年,以加強文化市場立法、執法和普法工作,音像市場始終是各地開展法制年的工作重點。針對盜版、走私音像制品經營行為日益嚴重的情況,文化部要求各地于1998年5月至7月開展音像市場集中治理,據不完全統計,僅3個月的集中行動就收繳非法音像制品1438萬余張(盒),實施行政處罰8070起,移送公安、司法機關處理831起,吊銷許可證763家,取締非法攤點3624個,培訓經營管理人員13萬人次。
為扶持正版音像制品,文化部積極推動音像制品連鎖經營方式的發展,下放了音像制品總批發單位和批發訂貨會的審批管理權,開展了清理整頓城郊結合部及農村錄像放映市場的專項工作。
1998年,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務院確定文化部負責音像制品的進口管理工作,此項工作已正常運轉、新的《音像制品進口管理辦法》將于1999年實施,將會進一步加強保護其他國家(地區)版權工作的力度。
七、公安機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違法犯罪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共查破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侵權盜版案件4.8萬余起,抓獲涉案人員7.33萬余臺;查獲非法光盤生產線23條,收繳盜版光盤910萬余張、錄像帶41.3萬余盤、盜版及內容淫穢的非法書刊1400萬余冊。
1998年,公安部與文化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機關清理整頓城郊結合部、縣城、鄉鎮錄像放映市場,查處和打擊制販傳播盜版、淫穢及非法出版物的違法行為。重慶市公安機關查處取締了無證放映及播放淫穢音像制品的錄像點186家,查獲販賣、傳播淫穢音像制品案126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143名。針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私人出租屋銷售、藏匿盜版、淫穢及非法出版物的情況,北京、天津、山東、湖北等地公安機關在加強出租房屋管理的同時,還對出租房主采取了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工作措施,處罰了一批為制黃販黃、侵權盜版不法分子提供便利條件的房主。廣東省廣州市公安機關針對當前販賣非法出版物的“游商”活動面廣、聚散迅速的特點,充分利用110報警指揮統一、反應迅速、機動性強的優勢,以動制動。僅在10至12月的集中行動中,就出動警力1270余次,抓獲兜售非法書刊的游商650多名,繳獲非法書刊、光盤16萬余冊(張)。北京、天津等地公安機關還對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天津新洋市場重點部位進行了全面清理,搗毀了一批制黃販黃、侵權盜版的窩點,抓獲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1998年,廣東、福建、湖北、四川、安徽等地公安機關堅持建立健全懸賞舉報制度與秘密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獲取線索,深挖非法光盤生產線,嚴厲打擊非法光盤生產活動。與此同時,各地公安機關還對新出現的利用電腦刻錄技術進行非法光盤生產的制黃販黃、侵權盜版違法犯罪活動給予了嚴厲打擊。1998年5月,上海市公安機關打擊了一個由8人組成的利用電腦刻錄機復制淫穢光盤的違法犯罪團伙,收繳淫穢光盤4.3萬余張。據統計,1995年以來,公安機關已查獲非法光盤生產線73條,狠狠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1998年,各地公安機關對印刷業的現狀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底數,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行業管理,對非法印刷活動猖獗的重點地區進行了整治,嚴肅查處非法印刷活動。山東、江蘇、浙江、重慶、福建、河北、湖南、江西、山西、廣東、四川、湖北等省市對查禁淫穢及非法出版物活動,采取重新審核發證、整治重點地區等方法,使印刷業的治安管理得到了加強。公安部與新聞出版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清理整頓印刷業的通知》后,北京、遼寧、浙江、安徽、福建、江蘇、山東等地公安機關迅速行動,采取落實公安派出所屬地管理責任制、印刷廠點內部安全責任制等措施,強化對印刷廠點的治安管理。
1998年,各級公安機關加大了對制黃販黃、侵權盜版案件的偵辦力度,相繼查獲了一批影響大、波及面廣、社會危害嚴重的大案要案。5月6日至11日,廣東省深圳市公安機關經過周密部署,一舉搗毀了8個藏匿盜版光盤的倉庫,繳獲盜版光盤160多個品種61萬余張,抓獲涉案人員53名,徹底摧毀了一個從深圳向內地20多個大中城市批發數以噸計盜版光盤的特大犯罪團伙;9月16日,山西省陽泉市公安機關查獲了全國首起通過郵局銷售盜版教輔讀物案,查扣盜版教輔讀物8100多件,查清了陽泉市郵電局郵運公司非法承運盜版教輔讀物、獲取不法收入14.3萬元的違法事實,并在河北省公安機關的配合下了循線查獲了2個盜印團伙。1998年,公安部協調處理的20多起制黃販黃、侵權盜版案件大要案件均已偵結。
八、植物新品種保護又有新進展
繼1997年3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之后,為了保證該條例的順利實施,1998年我國又相繼制定了該條例實施細則、首批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品種權審查指南以及申請人所用的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目前,正在加緊制定有關屬(種)植物測試指南。此外,我國加大了植物新品種保護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對植物新品種保護知識進行了培訓,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了有關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知識,增強了新品種保護的觀念。
為了加快我國知識產權國際化進程,促進我國政府同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及其成員的合作與交流,1998年8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批準了我國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
九、國際交流和合作進一步加強
1998年6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助理約瑟夫·帕珀維奇率美國政府代表團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局長高盧麟為團長的中方代表團舉行了中美知識產權雙邊會談。美方代表團由國務院、貿易代表辦公室、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版權局和海關組成;中方代表團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國家版權局、國家醫藥監督管理局、海關總署組成。
1998年9月24日,法國總理諾斯潘訪華之際,中法兩國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知識產權的合作協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姜穎、法國駐華大使毛磊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協定上簽字。
1998年3月和9月,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局長高盧麟和局長姜穎先后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WIPO第32屆、第33屆成員國大會。199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派代表參加了WIPO專利法常設委員會(SCP)第一次會議和WIPO信息技術常設委員會(SCIT)第一次會議。
1998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與WIPO共同舉辦了“21世紀PCT制度國際”研討會。10月,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和美國知識產權法律協會共同在北京舉辦“面向21世紀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國際研討會”。
199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與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法國、瑞典、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聯盟、俄羅斯等國家在知識產權領域開展了合作。
1998年,商標局共接待40個外國團組正式來訪,共派出24個代表團組,先后出席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2屆、第33屆系列會議、尼斯聯盟籌備工作組第18次會議、信息技術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和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地理標記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出訪了美國、日本、香港、澳門等5個國家或地區的商標主管機關。參加了在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斯里蘭卡、伊朗、瑞士、比利時、荷蘭等國舉辦的10期研討會培訓班。通過交往,進一步密切了商標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聯系,增進了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在商標工作和商標法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了我國在商標領域的國際地位。
1998年,中國國家版權局局長于友先率領中國版權局長代表團訪問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部。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上海聯合舉辦了“關于版權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兩個新條約的亞太地區協商會議”和“關于視聽表演議定書及有關問題的亞太地區協商會議”。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首次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在港舉辦國際知識產權問題研討會。
1998年我國共派出了3個代表團,先后出席了“亞太地區植物專利及98亞太地區種子貿易研討會”、“亞洲地區植物新品種保護研討會”,參加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培訓班”。通過這些活動,增進了我國和其它國家在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密切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審批機關與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