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權局: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 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 王自強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以版權為基本資源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娛樂、計算機軟件和信息網絡等版權產業,符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方向,是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2009年,版權工作一如既往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提高民族創新能力這條主線,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大力發展版權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完善版權市場機制,加大版權公共服務力度,促進版權運用,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版權戰略規劃工作基本完成,版權法律法規起草工作取得新進展,版權行政執法力度繼續加大,版權宣傳工作的形式與內容不斷創新,促進版權產業發展的制度建設得到完善,國際版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深化,版權保護工作得到全面發展。
一是版權戰略制定和法律體系建設有新進展。啟動了《著作權法》有關條文的修訂工作;國務院公布了《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國家版權局制定頒發了《國家版權局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對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今后10年的版權工作進行了整體規劃;修訂頒發了《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并積極推動《教材法定許可付酬標準》、《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辦法》、《著作權合同登記和備案管理辦法》等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二是版權監管執法水平有新提高。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創新工作思路,依法行政,嚴格監管,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相結合,加大執法力度,在加強對圖書、音像等傳統領域的版權日常監管工作基礎上,重點做好打擊網絡和軟件領域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充分發揮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針對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外市場受沖擊的實際,認真籌劃,創新工作方式,積極穩妥地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三是版權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體系有新突破。版權登記備案工作效率極大提高,作品著作權登記、合同備案數量穩步增長,版權質押融資取得新突破。頒布了《創建版權保護示范城市、示范園區、示范單位管理辦法》,大力推進版權保護示范工作、發揮示范單位引導作用,促進版權產業發展。批準成立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形成了包括音樂、音像、文字、攝影、電影等比較完備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架構,進一步完善集體管理制度建設,促進版權作品的有序傳播。
四是版權宣傳教育有新擴展。以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和重大節慶活動為平臺,運用多種手段,創新多種形式,提高宣傳活動的層次和水平;首次編輯出版《中國版權年鑒》,系統介紹了中國現代版權制度的發展歷程。在黨政領導干部、版權管理執法人員和企事業管理人員版權培訓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是版權國際交流合作呈現新局面。緊緊圍繞堅持對外開放、拓展對外經貿關系這一大局開展版權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妥善處理世界貿易組織(WTO)有關版權問題;積極拓展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合作領域;推進版權多雙邊合作,積極應對亞太經合組織(APEC)框架下有關版權問題的挑戰;積極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中歐知識產權對話,妥善處理中美、中歐、中日等重要版權雙邊關系;積極參與中挪、中哥自由貿易區談判和中巴、中俄經貿分委會知識產權工作組會議工作,加強與東盟國家在版權領域的合作。
2010年是我國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關鍵之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今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將由制定轉入實施階段,這標志著我國的知識產權工作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2010年版權工作將根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總體要求,貫徹落實《國家版權局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和《2010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重點圍繞以下內容開展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扎實推進版權戰略;加強版權行政執法和市場監管,維護良好的版權市場秩序;進一步完善版權市場機制和版權服務體系,大力促進版權創造與運用;進一步做好版權宣傳培訓工作,大力營造良好的版權輿論環境;加強版權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互利雙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