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知識產權工作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 韓俊
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也是激勵創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戰略實施近兩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部際聯席會議的工作部署,以大力加強行業知識產權工作為主線,積極務實、開拓進取,扎實推進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的各項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強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知識產權工作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
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技術創新的活躍程度、知識產權密集度在國家整體技術創新中占據重要地位,集中體現我國經濟技術實力和國家競爭力。新型工業化道路對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整體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是實現兩化融合,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快速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戰略需求。
行業知識產權管理與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密不可分,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出臺產業政策、發展規劃,以及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產業化專項和技術改造專項,這些對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有著非常關鍵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發展趨勢下,必須發揮行業知識產權管理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推動作用,引導企業在技術創新中把握先機,在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并贏得主動權。
二、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行業知識產權工作
我部組建以來,注重理清行業知識產權工作職能,深入分析和研究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需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和創新行業知識產權工作。
兩年來,我部建立了部內司局分工負責、聯手推進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分年度制定知識產權工作要點和推進計劃,將各項具體工作明確責任、落實到位。以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契機,建立重大專項中的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機制,強化行業規劃、產業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開展部門合作,部省協作,充分利用相關優勢資源及地方特色,推進知識產權工作在各行業、各地區落實。開展標準與知識產權問題的研究與實踐,推進技術創新、產業化、標準制定與知識產權的互動發展。組織開展行業知識產權熱點問題研討、重點領域專利態勢發布、重點技術專利分析及預警研究、重點產業重大技術發明評選、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行業知識產權培訓等重大知識產權活動,全面提升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的知識產權擁有量快速增長,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意識和能力逐步提高,行業內初步形成政府、企業、中介組織等協同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良好環境。
三、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行業知識產權工作
當前,盡管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面臨著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機遇,但也面臨著國內企業創新能力仍然不足、國際知識產權摩擦不斷加劇的嚴峻形勢。在此局面下,我部將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理清思路,深化開展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行業知識產權工作,強化知識產權制度對技術創新、產業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保障作用。
2010年我部知識產權工作重點是加快完善行業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業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意見,從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強化服務五個方面,明確部內相關司局、地方主管部門、企業、行業協會、工業園區、專業機構、部屬單位的知識產權工作任務,指導各相關方把科技重大專項中的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產業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建立行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開展重大知識產權問題研究及態勢分析、加強專利分析與布局、推動技術創新、標準與知識產權互動發展等具體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