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跨境班列 共謀發展“一盤棋”——成渝海關為共建“一帶一路”跨境班列高質量發展提供“知”力支撐
中歐班列,被譽為行駛在亞歐間的“鋼鐵駝隊”,是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作為全國中歐班列跨省域合作的代表,中歐班列(成渝)是協同創新的樣板,不僅打通了貿易大通道,更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在這背后,離不開成渝兩地海關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所作出的努力。多年來,兩地海關持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成渝在共建“一帶一路”跨境班列上的策源地功能,圍繞“對標新要求、規范新業態、培育新產業”目標,著力通過“求速、求實、求效”促進跨境班列質效齊升,充分釋放內陸開放活力,為跨境班列高質量發展提供“知”力支撐,該做法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三批典型案例。
“相較于海運,跨境班列的時效性是其主要競爭力之一,這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慶海關所屬渝州海關副關長陳遠軍告訴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成渝兩關通過聯合專項行動、聯合業務培訓等提升查發技能,建立“日清催辦”機制提升確權效率和辦案時效,協同班列運營公司解決拼箱貨物因某票貨物侵權致使整個集裝箱無法發運的困境,處理好快速通關與查發侵權的矛盾。通過工作效率求“速”,兩關知識產權執法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知識產權確權平均辦理時間僅為1天,合法拼箱貨物發運零延誤。
當前,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知識產權侵權是制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侵權企業大部分為異地注冊、侵權商品集中于服裝箱包等消費品領域、目的地集中在特定國家等特點,成渝兩關繪制高風險企業、高風險商品、高風險目的地3張風險圖譜,增強打擊針對性。”重慶海關法規和綜合業務處副處長陶愛軍介紹,成渝兩關還牽頭設立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海關知識產權保護聯席會議機制,通過“信息全共享、防范同標準、打擊同力度”,嚴防區域內侵權商品“口岸漂移”。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海關共享侵權案件查發信息1078條,成渝兩關共扣留侵權物品638批次5.3萬件。
重慶海關隸屬渝州海關查驗關員正在對涉嫌侵權的貨物開展查驗 重慶海關隸屬渝州海關供圖
“海關主動執法攔截侵權貨物,不僅有效阻斷了侵權商品的市場流通,更從源頭維護了我司的品牌權益與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某汽車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海關查獲315輛擬通過中歐班列(成渝)出口的侵犯該公司商標權的摩托車。
近年來,川渝兩地企業在“新三樣”出口上嶄露頭角,其中新能源產業極具代表性。對此,成渝兩關梳理重點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赴賽力斯汽車、宜賓天宜鋰業等企業開展“點菜式”政策宣講、“實戰式”互動培訓等,助力企業強化自主品牌意識、優化海外知識產權布局。
與此同時,成都海關在四川省涉外知識產權實務人才能力提升培訓班進行授課;重慶海關受邀參加西部陸海新通道川渝企業出海知識產權研討會;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宣講,為川渝本土優勢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三星堆文創企業等實施“一企一策”個性化指導,引導企業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2024年,成渝兩地企業新增知識產權海關備案192件,其中優勢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備案占比達到40%以上。
“四川造”的動力電池源源不斷裝上“重慶車”,成為西部地區新的出口增長點;四川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集中出海專列;重慶開行全國首列新能源汽車海鐵聯運班列……在兩地海關的“知”力支撐下,川渝攜手共促新動能提升。
“下一步,重慶海關、成都海關將更加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豐富、用好區域協作機制,積極促進跨境班列高質量發展;聚焦成渝地區進出口侵權最新動態,加大高風險侵權商品動態監控力度,著力提升打擊侵權的精準度;結合地方特色優勢和知識產權保護現狀,‘量體裁衣’制定保護政策,‘精準畫像’提供對企服務,為促進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重慶海關總工程師蔡金生表示。(蘇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