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海”有保障 創新發展底氣足——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推進知識產權海外保險工作
支持30余家企業購買知識產權保險,累計資助金額達469.8萬元;保險類別從專利逐步延伸至商標、地理標志等;出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十條措施,對企業購買海外知識產權保險,按投保費用的50%給予補貼……近年來,海外知識產權保險持續為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下稱東湖高新區)企業“揚帆出海”保駕護航,相關實踐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三批典型案例。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東湖高新區是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實施主體,轄區內聚集大量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擁有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支柱性產業,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創新主體“出海”熱情高漲。
然而,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頻發、關稅波動增加專利質押融資違約風險、目標市場知識產權相關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不利于東湖高新區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企業亟須通過投保等方式,為“出海”提供保障。
2018年9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頒布實施,其中明確規定要支持金融機構發展知識產權保險。同年,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購買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東湖高新區實現知識產權保險“零的突破”。
近年來,東湖高新區通過多種途徑,積極拓展海外知識產權保險種類和保障范圍。2019年7月,東湖高新區出臺《關于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和引導企業開展專利保險業務保障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按照企業實際支出保險費用的25%給予資助;2020年9月,知識產權保險成為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級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重中之重,當地常態化實施專利執行保險、侵犯專利權責任保險、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等專利保險新險種……目前,東湖高新區已組建知識產權科技保險共保體,圍繞企業知識產權風險狀況,探索形成“1+N共保體群”服務模式,打造了保險與投資“雙輪”驅動體系。
在東湖高新區的不懈努力下,海外知識產權保險逐漸獲得了企業認可。長芯盛(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簽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保額1000萬元,為該企業在境外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非故意侵權損害賠償損失提供保障。“該保險由2家保險機構共同承保,并聘請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機構為該企業開展海外專利分析預警和風險判斷,出具相關分析報告。后續若出險,保險公司將提供應訴全流程服務,做到全流程閉環,實現‘保險+’服務。”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推廣海外知識產權保險過程中,當地積極聚焦企業實際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在保險項目協商期間,原本首選海外知識產權侵權責任保險,但是考慮到在海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置過程中,保險取證需要涉及大量商業機密而舉棋不定。面對該情況,當地保險機構積極與總部溝通,為該企業量身定制了知識產權海外糾紛法律費用保險。該保險的保障主體從以侵權賠償責任為主,轉為保障法律費用為主,保障內容包括律師法律服務費用、合理的外部專家證人費用、其他證人的合理出庭費用等,既降低了保費成本、滿足企業實際需求,又在保險出險取證過程中保護了企業重要的商業秘密。目前,該筆保險已順利簽單。
“在推廣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部分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不強,‘只有挨過打才知道痛’;企業習慣于依賴行政保護,缺乏市場化知識產權保護手段;海外侵權風險高,賠付高,保費也高,多數中小企業經濟承受能力有限。這些因素阻礙了相關工作的深入開展。”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的宣傳推廣力度,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保險意識;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多種形式的社會資本參與,扶持多種金融工具,創新開展海外知識產權保險工作;建立海外知識產權保險聯合體,實施知識產權海外保險“一條龍”服務,有效降低保費成本,推動海外知識產權保險工作進一步開展,為企業“出海”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趙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