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亚洲欧洲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

2010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
發布時間:2024/2/2 16:19:09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網分享到

2010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

  一、工作重點

  全面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部署,鼓勵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依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夯實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基礎,推動知識產權戰略更有效實施,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發揮更大作用。

  (一)鼓勵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水平

  1.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推動重點技術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創造水平提高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

  2.圍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建設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強化知識產權管理。

  3.引導和支持市場主體加大知識產權投入,鼓勵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等在國內外獲取知識產權。

  4.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體制,拓展知識產權投融資渠道,積極搭建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創新交易產品和服務內容。

  5.加大行業知識產權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分析和預警工作,提升行業重點領域核心競爭力。

  6.積極發揮知識產權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引導開發和運用具有區域特色的知識產權。

 。ǘ┮婪訌娭R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法治環境

  1.加快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工作,加快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出臺。

  2.完善知識產權審判體制和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由知識產權庭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試點,調整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

  3.加大知識產權侵權犯罪懲處力度,降低維權成本,提高侵權代價,遏制侵權行為。

  4.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水平,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設。

  5.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強知識產權日常執法和專項整治行動力度,做好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ㄈ┖粚嵵R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基礎,積極營造有利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環境

  1.完善部際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分工負責、協同推進的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工作體系。

  2.加強戰略實施平臺建設,建立健全戰略信息溝通機制、績效評估機制、工作督察機制。

  3.積極出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相關配套政策,并確保各項措施切實落實。

  4.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5.加快培養知識產權人才,推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6.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積極宣傳我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典型經驗和知識產權保護成果,增強全社會創造、運用、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7.努力拓展知識產權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和服務,妥善處理知識產權爭端,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競爭與合作。

  二、工作措施

 。ㄒ唬┨嵘R產權創造能力

 。1)把知識產權工作落實在國家宏觀規劃和政策中,注重加強產業政策、區域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協調,強化知識產權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等方面的促進作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2)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制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和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在新能源、信息網絡、新材料、生命科學、空間海洋地球科學等領域,選擇具備突破條件的關鍵技術給予重點支持。(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3)健全支持創新的投資金融體制,推動設立高技術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生物醫藥、生物育種、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傳感等新興產業發展。(發展改革委)

  (4)積極推進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認真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實施細則,支持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推動重大裝備的國產化。(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5)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政策措施,加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6)在全面推進科技計劃實施過程中,對有望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和有望成為國家、國際標準的研發任務,加大支持力度。(科技部)

  (7)結合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選擇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船舶工業、汽車、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重點行業,掌握一批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加強自主標準的制定。(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

  (8)繼續研究支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引導支持市場主體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產業化。(財政部)

 。9)建立健全公共財政資助開發的農業科研成果歸屬和利益分享制度。開展農業知識產權試點活動,支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基地。(農業部)

 。10)加快文化創意與高新技術的結合,在演藝、傳媒、動漫等產業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和品牌效應。(文化部)

 。11)鼓勵廣播影視數字化、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推廣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項目發展,創新廣播電視傳播手段。(廣電總局)

 。12)貫徹落實《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示范園區(基地)管理辦法》,提升示范城市、單位和園區創新能力對促進版權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版權局)

  (13)選擇重點行業開展行業知識產權指導工程,幫助行業提升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知識產權局)

 。14)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組織開展全國第二批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工作,組織第四批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工作。(知識產權局)

 。ǘ┕膭钪R產權轉化運用

 。15)在船舶、石化、有色、環保、新能源、節能減排等領域,組織實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16)以國家大學科技園為平臺,繼續做好高校專利工作交流站建設。開展專利技術轉移狀況等專項研究,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教育部、科技部)

 。17)在“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型飛機”等科技重大專項中,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開展知識產權評估,推進自主知識產權重大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

  (18)加快推進產學研結合制度建設,指導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知識產權機制,在開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中,把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作為聯盟建設的重要內容。(科技部)

  (19)以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為試點,推動科研機構和大學建立規范化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技術轉移機制。(科技部)

 。20)研究建立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農業投入品實行政府優先采購的政策措施。(農業部)

 。21)支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以植物新品種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為重點,制定和實施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政策。(農業部)

 。22)在農業企事業單位和地方農業組織開展農業知識產權運用綜合試點,推動農業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綜合運用專利、品種權、涉農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農產品的生產基地。(農業部)

 。23)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建立若干商標工作聯系點,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促進農民增收。(工商總局)

 。24)不斷完善技術標準轉化體系,引導企業將自主知識產權轉化為技術標準。(質檢總局)

 。25)進一步完善版權貿易、版權質押、版權評估、作品登記和法定許可付酬標準等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綜合性版權交易市場,鼓勵民營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版權貿易,支持版權代理、版權評估、版權投融資活動,逐步完善版權交易市場機制。(版權局)

 。26)完善專利產業化政策機制,加強國家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等服務平臺的能力建設,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國家知識產權產業化示范項目建設。(知識產權局)

 。27)全面實施地方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推進工程,逐步建立園區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服務機制。(知識產權局)

 。28)舉辦第四屆中國專利周活動。(知識產權局)

 。29)通過信息發布、專利孵化、院地合作等多種平臺,推進與企業和地方的交流合作,重點推進知識產權的轉化與應用。(中科院)

 。ㄈ┘涌熘R產權法制建設

  1.制定、修訂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30)推進《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起草工作,完善我國人類遺傳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制度。(科技部)

  (31)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法律體系,推動勞動合同法配套規章出臺,完善商業秘密保護相關制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商總局)

  (32)繼續推進《生物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的立法準備工作,研究制定生物遺傳資源進出口制度。(環境保護部、質檢總局)

 。33)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立法進程,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文化部)

  (34)加快《中(傳統)醫藥法》立法進程,繼續開展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立法研究。(衛生部)

  (35)修訂《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海關總署、法制辦)

  (36)繼續推進《商標法》修訂工作。(工商總局、法制辦)

 。37)積極做好《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相關工作,加緊《商標法實施條例》修改的前期調研工作,開展《商標代理條例》的立法調研。(工商總局)

 。38)做好《著作權法》修訂工作。(版權局、法制辦)

  (39)加快《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條例》的立法進程,支持和鼓勵地方性版權立法工作。(版權局)

 。40)修訂《專利代理條例》。(知識產權局)

 。41)修訂《國防專利條例》。(總裝備部)

  2.制定、修訂知識產權相關規章

  (42)研究起草《對外貿易法》有關“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的配套規章,起草《知識產權濫用反壟斷指南》。(商務部)

 。43)修訂《農業部植物新品種復審委員會審理規定》、《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農業部)

  (44)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海關總署)

  (45)制定《商標代理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修訂《商標評審規則》,修訂《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工商總局)

 。46)修訂和完善《涉及專利的國家標準制修訂管理規定(暫行)》。(質檢總局、知識產權局)

 。47)制定《保密專利權管理、實施和保護辦法》。(知識產權局)

 。48)完成《專利實施強制許可辦法》、《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的修訂工作。(知識產權局)

 。49)完成《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知識產權局)

  3.起草、制定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

 。50)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試行由知識產權庭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高法院)

  (51)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調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標準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標準的通知》。(高法院)

 。52)適時出臺關于審理壟斷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高法院)

  (53)深入調研知識產權行政審判中的法律適用問題,適時起草審理專利、商標授權確權案件的司法解釋或規范性文件。(高法院)

  (四)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水平

  1.加強知識產權司法工作

 。54)逐步建立和完善司法鑒定、專家證人、技術調查等相關訴訟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法院在專利等技術性案件審判中積極探索開展技術調查的有效方式和具體做法,探索建立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科學技術咨詢專家名單和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技術專家庫。(高法院)

 。55)就商業秘密司法保護有關問題開展調研,及時出臺有關指導性文件,通過司法政策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建立商業秘密管理制度。(高法院)

 。56)召開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討會、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和第二次全國法院專利審判工作座談會。(高法院)

 。57)推動專利、商標授權確權程序的簡化和完善,努力簡化有關救濟程序。(高法院、知識產權局、工商總局)

 。58)繼續研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上訴法院相關問題,重點考察美、日等國的專門知識產權上訴法院制度。(高法院)

  (59)合理規劃基層法院管轄知識產權案件的布局,進一步擴大管轄知識產權案件的基層法院的范圍,調整已指定法院的地域管轄范圍,探索指定部分基層法院管轄部分專利案件。(高法院)

 。60)就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司法保護、音像制品著作權侵權賠償和知識產權訴前臨時措施制度等相關問題開展調研,及時明確有關的司法政策。(高法院)

 。61)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對辦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存在的有案不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的情況予以監督、糾正,并注意發現和查辦背后的職務犯罪。(高檢院)

  2.加強執法機制建設

  (62)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研究解決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相關法律適用問題。(公安部)

 。63)研究制定知識產權司法鑒定分類規范,將知識產權司法鑒定納入統一管理。(司法部、高法院、高檢院)

 。64)完善橫向聯合執法機制建設,建立與權利人及權利人組織的信息溝通機制,推動完善刑事打擊相關司法解釋,增強版權執法的實效性。(版權局)

 。65)以上海世博會、廣交會等大型展會為重點,引入版權保護工作機制,打擊音像制品、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版權局)

 。66)加快建設實施國家版權監管平臺,提高版權管理和打擊侵權盜版的主動性和有效性。(版權局)

 。67)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版權保護工作,進一步完善舉報、查處侵權盜版工作機制,做好2009年度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和個人的評選表彰工作。(版權局)

 。68)組織制定和實施《2010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知識產權局)

 。69)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機關之間建立“網上銜接,信息共享”機制,督促行政執法機關及時移送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積極推動“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高檢院)

  3.開展專項執法行動

 。70)協調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部門開展打擊侵權盜版出版物和計算機軟件的“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中宣部)

 。71)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加強品種真實性鑒定工作,加強對制種大省監管力度,打擊“套牌品種”。(農業部)

  (72)認真做好世博會標志、廣州亞運會特殊標志及商標專用權保護工作。(工商總局)

  (73)在“質量月”等時期適時組織開展集中打假專項行動。(質檢總局)

  (74)開展打擊接收、傳播非法廣播影視節目的專項行動,保護廣播影視著作權人和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廣電總局)

 。75)開展2010年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和打擊非法預裝計算機軟件專項行動。(版權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76)組織開展“2010年上海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等多部門參與的全國性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知識產權局、公安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版權局、高檢院)

 。77)繼續開展以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和打擊專利詐騙行為為重點的專利執法專項行動。(知識產權局)

  4.加強日常執法工作

  (78)全面推進文化市場計算機監管平臺建設,嚴厲打擊文化市場侵權盜版行為。(文化部)

  (79)繼續加強對授權品種生產許可證發放的管理和事后監督,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監管,重點打擊無證和“套牌”生產、銷售行為。(農業部)

 。80)繼續開展品種權執法試點,選擇合適的地點,召開品種權執法現場會,加大曝光力度。(農業部)

 。81)繼續保持打擊進出口侵權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改進執法手段,加強侵權信息收集和風險分析,對侵權風險高的貨物加強實際監管。(海關總署)

 。82)繼續加大商標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行為,加大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力度,進一步規范商標行政執法區域協作。(工商總局)

  (83)堅決打擊侵犯商業秘密、仿冒等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適時部署查處大要案件。(工商總局)

 。84)繼續嚴厲打擊假冒侵權違法行為,深入開展“打擊假冒,保護名優”活動,加強對假冒產地、廠名廠址、質量標志等違法侵權行為的日常執法打假,著力查處一批大案要案。(質檢總局)

 。85)強化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執法,及時查處植物新品種保護侵權和假冒等違法行為。(林業局)

 。86)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及時批捕、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分子,對重大、有影響的案件及時予以督辦。(高檢院)

 。ㄎ澹┘訌娭R產權行政管理

  1.完善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配套政策

 。87)研究制定科技系統和科技部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工作方案,對科技部門知識產權戰略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科技部)

 。88)推進行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加快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工業和信息化部、知識產權局)

 。89)發布《關于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工作指導意見》。(衛生部、知識產權局)

 。90)落實《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意見》,掌握53戶重點中央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制定與實施情況,指導中央企業盡快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國資委)

 。91)貫徹落實《國家廣電總局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任務分解方案》。(廣電總局)

 。92)貫徹落實《國家版權局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版權局)

 。93)出臺并落實《國家林業局貫徹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指導意見》。(林業局)

 。

  要知識產權產權局共同制研究礎資源建設雙邊合作。服務系統公眾部分94)組織編制知識產權“十二五”規劃。(知識產權局)

  (95)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組織制定并實施專利戰略。(知識產權局)

  (96)強化對區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的政策引導,制定出臺《加強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的若干意見》。(知識產權局)

 。97)組建國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專家組和專項任務工作組,貫徹落實《國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方案》,完成19項專項任務初步實施方案,并開展試點工作,將國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納入知識產權“十二五”規劃。(總裝備部)

  2.加強部門知識產權管理

 。98)協助主管部門認真審核知識產權領域的條約及其他條約涉及的知識產權保護條款,及時辦理有關條約生效手續。(外交部)

 。99)加強“十二五”規劃有關知識產權工作研究,對規劃重大問題中有關知識產權工作的重點任務和目標的落實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建議。(發展改革委)

 。100)落實《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知識產權管理暫行規定》、《2010年合作落實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方案》,推動各重大專項和有關科技計劃建立知識產權組織工作體系,研究制定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知識產權評估辦法。(科技部、知識產權局、各專項牽頭組織部門)

  (101)指導和推動地方研究制定科技計劃項目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全面強化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科技部)

 。102)發布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環境保護部)

 。103)制定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規劃,完善植物新品種測試機構功能分工和區域布局。(農業部)

  (104)建設植物新品種種子種苗保藏庫(圃),建設植物品種真實性鑒定機構,擴大植物新品種測試范圍。(農業部)

  (105)加速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研究,強化植物新品種權審查測試管理,提高審查標準和測試效率,保證授權質量。(農業部)

 。106)健全農產品地理標志部省地縣四級工作體系,充實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品質鑒定檢測機構。(農業部)

  (107)修訂《衛生部知識產權保護管理規定》,結合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從制度建設入手,重點加強醫藥科技創新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衛生部)

  (108)研究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衛生部)

 。109)加強對未披露藥物、醫療器械、生物制品等臨床前和臨床試驗數據保護制度的政策研究,深入探討藥品商品名與商標制度的銜接聯動機制,加強數據保護制度模式分析比對,逐步完善我國相關管理體系。(衛生部)

 。110)加強對中央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的協調處理,及時總結中央企業知識產權糾紛案例,提高中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國資委)

 。111)抓緊推進商標戰略示范工作,審核確定并公布第一批示范城市(區)、示范企業名單,及時總結、推廣示范工作先進經驗。(工商總局)

  (112)完善商標注冊審查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完成2010年審查140萬件商標注冊申請、審查周期縮短到1年之內的任務。(工商總局)

 。113)積極推進商標審查審理業務系統三期工程建設,繼續加快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注冊申請審查。(工商總局)

  (114)協調解決農產品品種名稱與農產品商標保護沖突問題。(工商總局)

 。115)完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體系,督促協調地方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完善本地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具體措施,推廣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經驗,建立健全地理標志產品質量保證體系。(質檢總局)

 。116)完善技術標準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重點加強地理標志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研究。(質檢總局)

  (117)在部分直屬單位啟動版權信息記錄系統的建立工作,積極探索和建立相關廣播影視技術保護機制。(廣電總局)

 。118)指導和支持廣播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機構、視聽新媒體機構等單位推行廣播影視版權合同管理制度和臺標標志、品牌欄目注冊制度。(廣電總局)

 。119)扎實推進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繼續開展企業軟件正版化培訓工作,開展對上市企業的抽查、檢查工作和企業軟件資產管理試點工作。(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

 。120)加強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監督管理,對有侵權盜版苗頭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實行誡勉談話制度,對有明顯侵權盜版行為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實行公示披露制度,培養大型互聯網企業良好的版權意識。(版權局)

 。121)加強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加快植物新品種權審批,建立和完善植物新品種測試體系。(林業局)

 。122)研究提出《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的履約對案。(林業局)

  (123)進一步推動城市和園區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穩步開展,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強縣工程和傳統知識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工作。(知識產權局)

  (落實前期124)確定并開展重大產業和重點技術領域20項專利戰略推進工程項目。(知識產權局)

 。125)做好專利電子審批系統、專利檢索與服務系統、外觀設計專利智能檢索系統的上線運行工作,推進電子申請,優化審查業務運行管理。(知識產權局)

  (126)建立巡回審查和集中審查方式,完善加快審查制度,提高專利審查效率和水平。(知識產權局)

  (127)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建立適合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特點的知識產權電子化管理平臺。(中科院)

  3.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

 。128)為重大專項和創新型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培訓和戰略咨詢服務,指導其建立知識產權組織和管理制度。(科技部、知識產權局)

 。129)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專家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重點領域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科技部、知識產權局)

 。130)建設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整合各類知識產權信息,建立面向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開放使用的知識產權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科技部、知識產權局)

 。131)針對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再制造、數字視聽、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數控機床等技術領域,開展知識產權預警分析,為相關行業、產業發展提供知識產權預警信息。(工業和信息化部)

 。132)建立農業知識產權公共信息平臺,為國內科教單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個人向境外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服務。(農業部)

 。133)在境外知名展會上設立“中國參展企業知識產權服務站”,加強企業境外參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商務部)

  (134)繼續實施和完善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機制,發布預警和指導信息,發布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年度報告,編寫《337調查應訴指南》和《337調查案例集》。(商務部)

  (135)推進“藥物創新信息服務平臺(中藥)”建設工作,服務中醫藥專利權人。(衛生部)

 。136)認真做好中國商標網的改版升級、內容保障和網站英文版的建設,加強與相關部門和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商標國際注冊和維權數據庫。(工商總局)

 。137)切實做好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辦事處工作,使其充分發揮中關村實施商標戰略對外窗口作用。(工商總局)

 。138)召開中歐地理標志研討會,舉辦2—3期地理標志培訓班,編撰地理標志年度報告。(質檢總局)

 。139)健全林業植物新品種、與林業有關的專利、地理標志等內容的林業知識產權數據庫,建立林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林業局)

 。140)進一步加強專利分析和預警制度建設,選擇重點產業和重大技術領域開展專利分析與預警,開展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知識產權局)

 。141)推進專利信息公共服務工作,建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的專利信息平臺,為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的發展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知識產權局)

 。142)加快建設專利檢索與服務系統的公眾部分,完成國家專利數據中心建設工作,開發建設專利數據資源管理系統,組織建設區域專利信息服務中心,開發基于互聯網的專利信息分析系統,建立地方專利信息服務網點服務評價制度。(知識產權局)

 。┌l展知識產權中介服務

 。143)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工作聯系,開展律師從事專利業務的培訓。(司法部)

 。144)組織設立國家知識產權律師專業人才庫,制定相關的入選標準,研究制定培養規劃,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律師人才隊伍建設。(司法部)

 。145)加強律師同高新技術企業及有關企業協會的聯系,加強知識產權律師同企業之間的溝通,對律師從事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的職能作用予以宣傳推廣。(司法部)

 。146)就專利代理、商標代理等知識產權業務領域建立相關律師代理制度進行調研,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措施。(司法部、知識產權局、工商總局)

 。147)引導農業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農業知識產權工作制度和組織機構,扶持自律性社會組織發展。(農業部)

  (148)推進中國廣播著作權協會、電視版權委員會組建工作。(廣電總局、版權局)

  (149)大力發展中國國際動漫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廣播影視會展活動,為廣播影視作品的著作權人和相關權利人提供節目交流和版權營銷平臺,抓好影視劇國際營銷網絡建設,鼓勵企業面向國際市場開展節目版權交流和營銷。(廣電總局)

 。150)加強對著作權集體組織的監督管理,建立規范、透明、有序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版權局)

 。151)進一步實施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制度改革方案,完成網上考務系統驗收和全面推廣工作,加強題庫建設,積極推動向臺灣居民開放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相關工作。(知識產權局)

 。152)繼續推進專利代理人上崗培訓改革,制定《專利代理實務實習指南》,與地方知識產權局合作實施區域專利代理人培訓計劃。(知識產權局)

  (七)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

 。153)推動國家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高校通過與地方政府、企業、培訓機構等以合作的方式開展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工作。(教育部)

  (154)依托高校相關院系開展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高級師資研修班,通過舉辦知識產權培訓班及工作研討會等方式,加強對高校知識產權師資隊伍培訓。(教育部)

  (155)繼續鼓勵有關高校在本科教育中設置知識產權專業,支持高校設置知識產權第二學士學位,鼓勵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相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知識產權二級學科,鼓勵高校開設知識產權相關領域的輔修課程。(教育部)

  (156)繼續配合做好國際交流合作工作,引導國家公派留學人員、鼓勵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學習或選修知識產權專業。(教育部)

  (157)通過召開研討會、舉辦論壇、培訓班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基層公安民警知識產權刑事執法培訓活動,提升公安機關執法水平。(公安部)

 。158)編寫指導基層民警辦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專業書籍,提高案件偵辦質量。(公安部)

  (159)加強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人崗位培訓,推動司法鑒定機構規范化建設,結合司法鑒定機構認證認可試點工作,鼓勵和引導資質水平較高的知識產權司法鑒定機構申請實驗室或檢查機構認可。(司法部)

  (160)進一步完善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知識產權方向班研究生培養方案,增加開展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知識產權方向班的辦學點和辦學規模,研究探討知識產權法學位體系工作。(司法部)

  (161)實施“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吸引海外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回國服務,加大對知識產權方面高層次人才回國工作、創業的支持力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62)對知識產權管理、服務及相關工作人員實施分類培訓,推進農業知識產權專業人員對外交流。(農業部)

  (163)編寫出版農業知識產權、植物新品種保護等專門教材,鼓勵農業高校開設農業知識產權課程。(農業部)

  (164)健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組織機構,培養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專家隊伍。(海關總署)

 。165)支持高校標準化研究與培訓機構的發展,提高標準化工作者的知識產權意識,掌握和熟悉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結合的規則,積極培養和凝聚引進國內外高級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的復合人才,鼓勵優秀人才到國外進行知識產權與標準化方面的培訓和深造。(質檢總局)

 。166)大力實施“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工程”和“知識產權人才信息化工程”。(知識產權局)

 。167)充實知識產權審判業務骨干和專業人才,完善審判隊伍的專業結構,重點培養一批專業型、專家型知識產權法官。(高法院)

 。ò耍┩七M知識產權文化建設

  1.加強知識產權宣傳

 。168)宣傳2010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的要求,把握“世界知識產權日”等時間節點及有關重要活動,加大知識產權法制知識、科學知識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中宣部、知識產權局)

  (169)加強對自主品牌的宣傳力度,繼續推出一批堅持自主創新、轉化知識產權成果和提升產業品牌價值的企業典型,進一步宣傳引導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加快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中宣部)

  (170)引導學校將保護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工作與加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及思想道德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課堂授課、知識競賽、派發宣傳手冊等方式向青少年宣傳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法律法規。(教育部)

 。171)繼續推進“法律六進”特別是“法律進企業”活動,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司法部)

 。172)開展農業知識產權知識宣傳教育行動,把農業知識產權宣傳納入科普宣傳和新型農民培訓計劃,提高廣大農民對農業知識產權的認知度。(農業部)

  (173)開展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和企業境外參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培訓活動。(商務部)

 。174)評選并發布2009年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十佳案例,發布《2009年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狀況》白皮書。(海關總署)

 。175)積極開展商標戰略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商標意識。(工商總局)

  (176)充分運用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切實加強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注冊和保護力度。加強地理標志的宣傳工作,舉辦全國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工作經驗交流會,發揮在相關媒體上開辟的地理標志宣傳專欄的作用,指導中華商標協會辦好第二屆全國中學生地理標志征文大賽,編撰《中國商標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09)》。舉辦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暨商標海外維權研討會。(工商總局)

 。177)召開內地與香港商標工作協調小組第二次會議,并與香港知識產權署共同舉辦研討會;加強與澳門知識產權署的聯系;開展與臺灣相關部門的商標事務合作,加強對臺商商標權益保護,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大涉臺商標工作宣傳力度。(工商總局)

 。178)組織協調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積極開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宣傳工作。(廣電總局、知識產權局)

  (179)圍繞紀念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頒布100周年及新中國著作權法頒布20周年開展版權保護宣傳活動。(版權局)

 。180)鼓勵地方有關部門和學校面向大中小學生和城市社區,深入開展“拒絕盜版,從我做起”活動,強化版權保護觀念。(版權局、中宣部、教育部)

 。181)聯合宣傳周組委會成員單位共同舉辦2010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知識產權局)

  (182)舉辦2010年中國知識產權高層論壇。(知識產權局、工商總局、版權局)

  (183)組織開展6月5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布紀念日相關宣傳活動。(知識產權局)

 。184)加強案例宣傳,結合典型案例編寫系列面向領導干部和社會公眾教育性、可讀性強的知識產權宣傳品。(知識產權局)

 。185)組織編寫發布《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及《2009年全國及地方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擇要》。(知識產權局)

 。186)評選并發布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首次發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發布《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09)》。(高法院)

 。187)提升中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的技術基礎,研究完善文書上網的管理機制,及時更新信息,加大知識產權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力度,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審判的透明度。(高法院)

  2.加強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和培訓

 。188)針對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參與主體、創新型(試點)企業和科技行政系統管理干部,分層次開展知識產權專業化培訓。(科技部)

  (189)針對各類創新主體和科技管理人員的需求,設計和編寫符合科技管理特點的知識產權系列培訓教材。(科技部)

 。190)擴大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的范圍,舉辦全國專業技術人員高級研修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知識產權局)

 。191)開展知識產權公需科目繼續教育培訓,將培訓考核情況列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考核登記內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92)加強公務員知識產權培訓,繼續將知識產權培訓納入各類培訓,提高公務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93)分層次、分類別舉辦培訓班、研討班、提高班等,全面提高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農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農業部)

 。194)舉辦第四屆全國農業知識產權論壇。(農業部)

 。195)根據醫藥領域對知識產權制度的特殊性要求,重點面對醫藥科技研發及管理人員組織開展公共衛生、醫藥創新與知識產權的培訓。(衛生部)

 。196)加強對中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制定與實施的專項培訓,搭建中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實施經驗交流平臺,總結并推廣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實施的經驗和做法。(國資委)

 。197)指導社會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充分發揮作用,積極開展商業秘密相關知識產權宣傳培訓,推動企業建立和完善有關商業秘密保護的規章制度,提高全社會的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工商總局)

 。198)舉辦廣播影視知識產權骨干培訓班,提高廣播影視知識產權工作人員理論和業務水平。(廣電總局)

 。199)加強對社會各界版權知識的培訓,提高版權代理人、作者、作品使用者、新聞工作者對版權保護工作的了解,不斷增強全社會對版權保護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版權局)

 。200)舉辦2—3期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人員培訓班。(高法院)

 。201)與歐盟共同舉辦側重于檢察實務的檢察機關知識產權培訓活動。(高檢院)

  (202)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培訓工作,重點提高管理人員和科技領軍人物的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能力。(中科院)

  (203)設計科學的培訓課程,開展對院外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培訓,推進中國科學院技術的推廣轉化。(中科院)

 。204)開展國防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工作,重點加強國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相關人員培訓,切實提高相關人員的國防知識產權業務知識水平。(總裝備部)

 。ň牛⿺U大知識產權對外交流合作

 。205)繼續通過各層次雙邊交往與美國開展知識產權保護交流與合作,針對美議員及公眾關注的個案加強對美工作力度,化解雙邊分歧。(外交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

  (206)繼續以中歐領導人會晤和中歐經貿高層對話為主要平臺,積極宣傳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工作成果,反映存在的現實困難。(外交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

 。207)繼續推動《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適用香港特區的工作。(外交部、工商總局)

 。208)牽頭組織《生物多樣性公約》有關“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國際制度”的國際談判。(環境保護部)

 。209)積極做好東亞植物新品種保護論壇輪值秘書處工作,積極參與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的相關會議和活動,開好東亞植物新品種保護與農民權利研討會。(農業部、林業局)

  (210)繼續通過中歐知識產權合作項目等渠道,加強我國保護知識產權能力建設,推動解決中歐相互關切的問題,防止濫用知識產權行為阻礙雙方正常經貿往來。(商務部、知識產權局)

  (211)繼續通過中美、中歐、中瑞(士)、中俄、中日、中巴等之間的對話及專門的知識產權工作組機制和日本知識產權官民聯合訪華團等渠道,加強經貿領域的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版權局、知識產權局、法制辦、高法院、高檢院)

  (212)牽頭參加WTO知識產權理事會會議、APEC知識產權專家組會議,積極參與相關議題討論和多哈回合知識產權議題談判,開展知識產權信息交流,協調參與自貿協定中的知識產權議題談判,做好已實施自貿協定中知識產權章節或條款的落實工作,繼續做好中美知識產權WTO爭端案的相關工作。(商務部)

  (213)在文化“走出去”及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通過出國演出、展覽、博覽會等途徑擴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國際合作。(文化部)

  (214)繼續在中美、中歐、中日韓等雙邊、多邊海關知識產權執法合作協議框架下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國際合作。(海關總署)

  (215)加強與美日歐商標主管機關合作,參加美日歐三方商標會談,推進中方審查員赴美培訓,在日本舉行中日商標局長會議,舉行中美制止商標惡意注冊問題研討會,繼續執行中歐知識產權二期合作項目各項活動,爭取在中國舉行中法第20次商標工作組會。(工商總局)

 。216)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政策制訂修訂,促進標準化的區域合作,積極構建與韓國、日本等具有成熟知識產權政策的標準組織的合作機制。(質檢總局)

  (217)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廣播組織權利公約》的制定,開展廣播影視著作權法律制度研究。(廣電總局、版權局)

  (218)認真做好WTO對我政策性審議相關版權工作,積極參加APEC知識產權問題討論,在國際公約的范圍內加強與各經濟體的磋商,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辦好2010年國際版權論壇。(版權局)

 。219)加強與美歐英日韓等版權主管機關合作,舉行第六次中日著作權會談并簽訂中日版權合作備忘錄,簽訂中英版權戰略合作協議,繼續推動中美版權合作備忘錄實施工作,與香港海關簽訂互助合作協議,繼續執行中歐知識產權二期合作項目各項活動。(版權局)

 。220)做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展議程亞太區域研討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辦世博會宣傳活動等工作。(知識產權局、外交部)

  (221)落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知識產權局)

 。222)深化參與中美日歐韓五局合作,做好第三次五局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籌備工作,繼續深入落實與美日歐信息及基礎資源建設雙邊合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澳新(西蘭)在專利信息傳播和交換領域開展合作。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青岛市| 永泰县| 三都| 蓝田县| 融水| 定襄县| 苍南县| 建始县| 海宁市| 南投县| 湟源县| 孝昌县| 台北市| 林甸县| 进贤县| 施甸县| 台江县| 湛江市| 罗江县| 怀宁县| 康平县| 溧水县| 博湖县| 临安市| 邹平县| 富顺县| 环江| 额敏县| 长兴县| 图片| 民丰县| 克山县| 娄烦县| 瑞昌市| 裕民县| 贞丰县| 施秉县| 张家界市| 六安市|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