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湖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意見》提出,到2025年,具有湖南特色的現代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基本形成,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件,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1%。
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意見》要求,到2025年,知識產權工作水平明顯提升,具有湖南特色的現代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基本形成,知識產權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件,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85分以上,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達到85%以上,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1%。
到2035年,湖南省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前列,知識產權體系制度完備,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全省社會知識產權文化自覺基本形成,知識產權有力保障和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三高四新”知識產權強省基本建成。
培育一批有湖湘文化特色的老字號
《意見》提出,高標準建設湖南省和長沙市、湘潭市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市州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推動設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組織,對接司法調解平臺。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構建全省共享、協調統一的技術調查官名錄庫。支持長沙建設面向海內外的高價值專利轉化中心,整合創新要素和資源,暢通技術轉移轉化渠道。探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
除此之外,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高質量創造機制。緊盯重點產業、優勢產業、未來產業布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扶持力度,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率先開展國際創新管理體系與知識產權融合標準化試點,支持企業加強知識產權海外布局,培育一批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世界一流企業。發展壯大以商標為載體的品牌經濟和以地理標志為載體的特色經濟,強化湘品特色形象,挖掘培育一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老字號和地理標志。圍繞生物育種前沿技術和重點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優良植物新品種。
擴大在湘企業、商標和品牌的國際影響
《意見》提出,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成覆蓋廣泛、層級合理、門類齊全、功能強大、服務規范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打通知識產權服務“最后一公里”。加強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提升支撐重點產業和重要產業鏈的專業服務能力。在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園區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強化與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完善公共服務網點布局,形成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代辦中心、維權援助中心等為重要網點,以商標受理窗口、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分中心為一般網點的服務工作格局,健全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制,不斷拓展延伸基礎性公共服務覆蓋面,提供差異化、特色化服務,實現“一網通辦”“一站式”服務。推動建立湖南民間傳統文化數據庫。
此外,《意見》強調積極參與知識產權跨區域合作。著力維護和發展知識產權跨區域合作,主動對接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地區全方位知識產權合作。加強商標品牌和地理標志產品全球推介,擴大在湘企業、商標和品牌的國際影響。探索建立中非經貿合作園區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