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保護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裁決是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重要形式和內容。近年來,知識產權行政裁決制度在我國加速“落地生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等矛盾糾紛化解模式的價值優勢越來越突出,實踐意涵越來越豐富,創新探索也越來越積極。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司法部聯合向各地知識產權局、司法廳(局)發出《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司法部辦公廳關于推介第二批全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建設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下稱《通知》),推介北京、河北、遼寧、上海等地在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建設方面涌現出的13個典型經驗做法,進一步形成典型示范的良好帶動效應。
開拓創新 探索規范化建設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領域行政裁決工作,對加強和規范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行政裁決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司法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實從細做好知識產權領域行政裁決頂層設計、制度完善、統籌部署、試點建設等工作,著力提升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各個地方快速響應、積極行動,將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行政裁決作為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不斷健全行政裁決制度、創新行政裁決方式、提升行政裁決水平,取得積極成效。
自2020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司法部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組織三批次共計23個省(區、市)開展行政裁決試點建設。這些試點地區扎實推進試點任務,涌現出諸多好經驗好做法。為加強示范帶動,2021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建設經驗做法征集工作,并聯合司法部向全國推介了首批13個行政裁決建設典型經驗做法,在省區市一級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選樹典型 加強示范化帶動
為了強化典型選樹效力,帶動各地區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行政裁決制度,加強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今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建設經驗做法組織報送工作。在各地總結、報送及推薦基礎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司法部遴選了新一批13個全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建設典型經驗做法。這批經驗做法切合實際、各有特色、務實管用、操作性強,主要從完善行政裁決制度、細化行政裁決程序規定、健全行政裁決工作機制、創新行政裁決工作方式、加強行政裁決能力建設等方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做法,為各地推進行政裁決建設工作拓寬了創新發展的思路、樹立了學習借鑒的樣板。
《通知》同時督促,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鑒典型經驗做法,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符合本地實際的工作模式,不斷提升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能力水平。要以此次典型經驗做法推介為契機,持續加大工作力度,高質量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工作。要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形成開拓創新、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以高水平行政裁決工作支撐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能力提升,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力量。(本報記者 李楊芳 通 訊 員 崔尚科 焦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