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幻世界》雜志2月刊登的一篇銀河獎征文《無主》被讀者指出存在嚴重抄襲問題,引發科幻迷廣泛關注。
2月23日,《科幻世界》雜志社官方微博就此發布了一條致歉消息,表示經核實《無主》系全文抄襲作品,原作為斯蒂芬·金短篇小說集《守夜》中《重型卡車》一文。現已取消該作品的稿費和評獎資格,并取消該作者的評獎資格,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已全部退稿。
2月24日,該官方微博再發一文,詳細說明了《無主》抄襲事件。關于“全文抄襲”不是指“原文抄襲”,而是對應“局部抄襲”,抄襲者使用了原作主要設定和情節,將故事背景改為中國,同時變換了角色性別和若干細節,對作品進行了二次翻譯和改寫,因此并不是 “原文抄襲”。而這種隱蔽的抄襲手法也導致編輯未能第一時間發現作品系抄襲之作,直到接到讀者反饋,經由編輯多次與原文進行對比,方判定為抄襲。
《科幻世界》雜志方面同時表示,為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一方面會要求編輯加強自我提升和日常積累,另一方面就是形成對抄襲零容忍的行業輿論氛圍,提升其抄襲成本。文字創作神圣而艱辛,必須得到尊重。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做出了對抄襲者的所有作品(包括未來創作的哪怕質量再好的作品)永不審讀、永不刊發的決定。
點評
抄襲者竟然敢抄襲世界文壇聞名遐邇的通俗讀物大師的作品,又大膽投稿給中國科幻文學界的執牛耳者,如此“明目張膽”,所折射出的除了抄襲者版權意識的怠懶,還有國內科幻圈子底子薄、受眾少、難有人識別抄襲的窘境。因為抄襲事件而“出圈”,絕不是國內科幻想要的“出圈”方式。
值得欣慰的是,讀者舉報抄襲,出版者處理迅捷嚴謹,反映出了一種不因圈子冷淡而冷漠的堅持,讀者、創作者與出版者之間互促互力、互守底線,國內科幻的真正“出圈”還會遠嗎? (李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