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安徽太湖縣掛職副縣長唐翔
或身穿民國服飾游走于名勝風景區,或演繹情景劇講解醫保政策……架起手機,唐翔是懂得借力新媒體的“網紅”縣長,將太湖縣推介到網絡另一端。
除了田間地頭和縣政府辦公室的長桌,抖音號“唐縣長愛太湖”也是唐翔用心堅守的工作陣地。官員與“網紅”的身份交織,唐翔亮出了當地通過特色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態度。
做表率,不只賣商品
唐翔是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選派到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掛職的副縣長。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唐翔基本每晚都會直播3個至4個小時,結束后再做些視頻編輯工作,就到了第二天凌晨。“沒有團隊,我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正是這樣的工作節奏,她給四歲半的兒子立了個規定:晚上九點前一定睡著。兒子睡著后,唐翔就開播。
運用新媒體介紹太湖縣風土人情的靈感始于去年疫情期間,金絲皇菊等農特產品滯銷,縣長朱小兵帶領3位副縣長在太湖山水間做直播帶貨。兩天三場做下來,線上線下銷量500多萬元。這讓唐翔直觀感受到了直播的影響力。
文旅產業是太湖縣的支柱產業之一,推介當地的農特產品和旅游資源是唐翔最想達成的目標,《太湖縣志》《紅色太湖》等是她常常翻閱的參考書籍。
“我側重擴大太湖縣的整體影響力,重點不只是賣商品。”自運營開始,唐翔有著和其他“網紅”縣長不太一樣的思路。除了直播帶貨,唐翔堅持短視頻更新,推介地方景、地方味。下到鄉村考察,她隨手拍一拍熱騰騰的毛香粑出鍋;路過風景區,時刻記錄身邊好景,作為更新素材。“我想要發揮表率作用,帶動更多人一起推廣太湖縣。”
“一個人賣出一千單,不如十個人各賣出一百單。”“網紅”縣長的直播帶動了縣里電子商務發展,更多人意識到短視頻能夠創造價值。唐翔鼓勵電商直播發展,通過做培訓、建基地、舉辦電商直播大賽,逐漸帶出了一支電商和宣傳推介隊伍。
“我只帶貨扶貧產品和縣域公用品牌產品。”利用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政府信用背書,她一直致力于推介“源味太湖”這一區域公用品牌,運用地理標志提升當地農產品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帶動農戶增收。在短視頻和直播助力下,銷量十分可觀,目前,唐翔帶貨農產品銷售額已達1000多萬元。
去年上半年,全縣小黃花雞因疫情出現銷售困難,唐翔到太湖縣電商平臺和企業的養殖基地進行現場直播帶貨,為企業打開了銷路。有一次,唐翔路過并發現養殖小黃花雞的一戶村民家已經蓋起了樓房。
“走紅”后的唐翔不太喜歡“網紅”這個標簽,“手段有創新,但得清楚本質上你是在做政務服務。”
“不能說錯話、不讓網友刷‘嘉年華’,不為個別企業代言。”唐翔認為,在網絡上亮相更要自律,“到了網絡,大家會拿‘放大鏡’來看你。”當政府官員遇到短視頻平臺的直播打賞文化,唐翔從直播開始就說明,打賞所得全部用于資助貧困學生。
用抖音,不是玩抖音
在政務服務和政民互動方面,唐翔一直在探索。
“始于直播,但不僅限于直播。”唐翔希望自己的直播生態逐漸變成“文化大講堂”。事實上,她的內容范圍已涵蓋知識產權宣傳、高考志愿填報、疫情防控、政策解讀等多方面。
去年4月26日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唐翔采用直播連麥的方式和北京的知識產權專家一起普及知識,有上萬人觀看了直播。
“小劉,醫保住院報銷比例是怎樣的?”在一個以方言開場的視頻中,唐翔和同事用問答形式介紹本縣醫保政策,發布當晚獲得了30多萬的播放量。“很多村用這個視頻進行宣傳,放在村廣播喇叭里循環播放。”
唐翔一直強調,“我是用抖音,不是玩抖音。”唐翔認為,發布涉及群眾醫保、養老、低保等公共服務項目的視頻比去各村發放“明白紙”的宣傳效果好很多,“還可以節省上萬元的行政費用。”
在直播間,唐翔也通過回復評論的方式幫助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根據百姓需求調整視頻發布內容,也拿到了一些招商資源。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反映情況的,唐翔會提供聯系方式;有投資需求的,唐翔會進行接洽對接。“縣里有個4億元的項目就是粉絲幫助介紹的,正在對接。”
唐翔說,她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走紅,而是想讓身后的太湖縣能夠成為網紅打卡地,讓地方農特產品成為網紅產品,用新媒體平臺去貼近群眾、傾聽群眾心聲。
到今年2月,唐翔任期即將結束,“作為副縣長的任期是有限的,作為太湖人的期限是無限的。”無論身在何處,用新媒體手段擦亮太湖縣地域名片、服務地方百姓這件事,唐翔將會一直堅持做下去。
本報實習記者 蘇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