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世界知識產權指數2016》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2015年全球專利、商標、工業設計和植物品種的申請數量做了統計和分析。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專利、商標、工業設計申請量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中國是增長的主要動力;2015年全球植物品種申請量同比稍有下降。與以往相比,此次報告專門介紹了全球女性發明人專利申請情況。報告反映出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申請人向國外辦事處申請專利、商標的比例較低,知識產權海內外申請不平衡等問題。本期速遞介紹報告的主要內容,綜合分析其反映出的全球知識產權發展趨勢,并針對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一、報告的主要內容
報告[1]對2015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專利、商標、工業設計和植物品種的申請數量及變化做了統計和分析。
(一)專利
1、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一
2015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約290萬件,同比增長7.8%。其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5年共收到1101864件專利申請,幾乎與美國專利商標局(以下簡稱USPTO,589410件)、日本專利局(以下簡稱JPO,318721件)和韓國知識產權局(以下簡稱KIPO,213694件)受理的專利申請總和相等,成為全球第一個在一年內收到超過100萬份專利申請的專利局;其后依次是USPTO、JPO、KIPO和歐洲專利局(以下簡稱EPO,160028件)。這五大專利局受理的專利申請總和占世界專利申請總量的82.5%(見圖1)。
2015年,在全球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二十的國家中,中國國家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最快,高達18.7%;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等均呈現兩位數增長。某些欠發達國家的專利申請受理量也增長迅速,例如莫桑比克同比增長70%、孟加拉國同比增長16%。相比之下,巴西、法國和英國等國的專利局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均小幅度下降。
2、中國的居民專利年申請量超過100萬件
在2015年全球約290萬件專利申請中,中國以1010406件居民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成為全球第一個來自單一來源申請人在一年內提交超過一百萬件申請的國家,其后是美國(526296件)和日本(454285件)。在居民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二十的國家中,同比增長最快的是伊朗(21.4%),其次是中國(20.6%)和俄羅斯(18.5%)(見圖2)。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瑞士、荷蘭和以色列的居民向國外申請專利的比例非常高,均在90%以上;日本和美國居民的海外申請量占45%左右;在金磚國家中,印度(47.3%)的國外申請比例最高,其次是巴西(29.2%)和俄羅斯(12.5%)。相比之下,中國居民向國外申請專利的比例只占4%,中國申請人向本國提交專利申請的比例占到96%(見圖2)。雖然相較部分國家,我國海外專利申請有所不足,但從我國海外專利申請數量看,近年來海外專利申請數量有所增加,例如中國向EPO申請專利的比例從2010年的1.4%上升到2015年的3.6%。
3、韓國單位GDP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
自2004年以來,韓國單位GDP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見圖3)。由于居民申請的強勁增長,中國單位GDP的居民專利申請數量從2005年的1263件增加到2015年的5269件。相比之下,日本在同一時期大幅下降。此外,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南非等大型中等收入國家的單位GDP的居民專利申請量較少,例如巴西在單位GDP中只有154件居民專利申請。
4、計算機相關技術是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技術領域
2014年,計算機相關技術是全球提交專利申請最多的技術領域,其后依次是發電機、數字通信、測量和醫療技術,這五大技術領域專利申請所占比例達到29.5%。在前二十個技術領域中,數字通信和材料冶金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在2005至2014年間增長最快(見圖4)。
5、全球PCT申請同比增長1.4%
2015年,全球共提交了217231件PCT申請,同比增長1.4%。美國提交了57121件PCT申請,同比下降7.1%,但仍是PCT申請人的主要來源國;日本提交了44053件PCT申請,同比增長3.9%;中國申請人提交了29837件PCT申請,同比增長16.8%;印度是金磚四國中PCT申請第二大國家,共提交1412件申請(見圖5)。2015年,中國的華為公司是全球提交PCT申請最多的申請人,PCT申請達3898件,遠超排名第二的美國高通公司(2442件);在PCT申請排名前二十的申請人中,日本有6家企業,中國和美國各有4家企業(見圖6)。
越來越多的國家簽署雙邊和多邊協議建立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PH),以對專利申請進行快速審查。2015年,將JPO作為首次專利申請局的申請人最多,JPO共收到8928件PPH首次申請請求,其后向USPTO提交PPH請求的有2572件,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有2182件;USPTO共收到8320件PPH首次申請請求,申請人隨后向加拿大專利局提交PPH請求的有1705件,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有1628件,向JPO提交的有1467件。
6、專利族
專利族是指與優先權申請、PCT申請等相關聯的專利申請[2],僅包括發明專利申請,不包括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專利族的規模可以反映專利申請的地理覆蓋面。在2011至2013年期間,以色列居民申請的專利族比例最高,占到89.4%;其后依次是瑞士(87.9%)、荷蘭(83.9%)和瑞典(82.8%);中國申請的專利族為3.2%,在前二十名國家中所占比例最低,這說明中國居民專利申請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見圖7)。
(二)全球女性發明人申請專利的情況
本次報告對女性參與科學技術和創新活動的情況給予特別關注。為了從全球專利申請文件中提取性別數據,WIPO利用其熟悉各自國家人名性別的工作人員的知識,制作了一個包含182個國家使用的姓名的“世界性別—姓名詞典”(World Gender-Name Dictionary),以此來分析PCT專利申請中記錄的約九百萬個申請人的性別。
報告顯示,發明人中至少包含有一位女性的PCT申請比例由1995年的17%增加到2015年的29%,提交PCT申請的女性發明人數量從1995年的7780人增加到2015年的81316人。在女性發明人PCT申請中,來自美國女性發明人最多,共104565人,中國63365人、日本43975人、韓國42730人、德國23905人。中國和韓國在PCT申請方面的性別比例差距最小,在2011至2015年間,來兩國的PCT申請中有一半包括女性。另外,新加坡(36.6%)、西班牙(36.3%)和波蘭(33.5%)的女性發明人的比例較高;相比之下,德國(19.5%)、意大利(19%)和日本(18%)性別差距較為明顯。
從技術領域來看,女性發明人在生物技術領域中的PCT申請比例最高(57.6%),其后依次是藥品(55.5%)、有機化學(54.1%)和食品化學(50.7%);而土木工程、發動機、渦輪、機械工具和運輸技術領域PCT申請的女性的參與率都低于15%(見圖8)。
報告顯示,包括大學和研究機構在內的學術部門的PCT申請中女性發明人的比例高于商業部門。2015年,在學術部門提交的所有PCT申請中女性申請量約占48%,而商業部門中女性申請比例僅占28%。 但是從絕對數字來看,商業部門的女性發明人的數量多于學術部門,在1995—2015年期間,PCT申請中來自商業部門的女性發明人總數為702764人,多于來自學術部門的121087人。
2011至2015年,在前100名PCT申請人中,韓國的LG公司女性發明人占比最高,其后依次為法國的歐萊雅( L'Oréal )、德國的漢高(Henkel)。在這些公司的PCT申請中,女性發明人占到約五分之三;而德國的博世、西門子,美國的蘋果公司等,其PCT申請中女性發明人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值的注意的是,中國的中興通訊和華為公司約50%的PCT申請中包括女性發明人,在絕對數量上,中興通訊在2011—2015年期間PCT申請中女性發明人為9298人,華為8531人。
(三)商標
1、中國居民的商標申請量穩居榜首
2015年全球商標申請量達590萬件,同比增長15.3%,是2000年以來增長率最高的一年。來自中國的居民共提交了2773115件商標申請,同比增長27.2%,是商標申請最多的國家;其后是美國(720212件)和德國(433253件)。2015年,在居民商標申請量前二十個國家中,只有土耳其、俄羅斯和瑞士這三個國家的居民申請量與去年相比有所減少,其他國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日本的居民商標申請同比增長速度最快,達39.6%;其后是中國(27.2%)和印度(22.5%)(見圖9)。2015年,居民商標申請占全球申請量的78%,非居民申請只占22%。
2015年,中國商標局依然是全球受理商標申請最多的辦事處,約283萬件;其后是USPTO(517297件)和EUIPO(366383件)。在全球商標申請受理量排名前二十的辦事處中,日本增長速度最快,同比增長43%;其后是意大利(32.6%)和中國(27.4%)。
2、中國單位GDP的商標申請類別數量[3]最多
2015年中國的居民商標申請類別的數量占GDP比率最高,達14469件;其后是韓國(11001件)、葡萄牙(10024件)和拉脫維亞(7943件)。瑞士的居民商標申請類別每百萬人口[4]為4652件,最為密集;韓國(3783件)、澳大利亞(3397件)和德國(3173件)也名列前茅。
3、服務類行業的商標申請數量最多
報告顯示,2015年尼斯分類的第35類(廣告、實業經營、實業管理和辦公事務)在所有商標申請活動的類別中占比最高,達10.5%;第9類(科學、航海、測量、攝影和計算機軟件等)占7.1%,第41類(教育、培訓和娛樂活動等)占5.9%。11個與服務相關類別的商標申請數量占申請總量的約38%。服務類商標申請量在中國、俄羅斯和越南占到申請總量的近三分之一,在比荷盧知識產權局(BOIP)、法國和西班牙占到50%以上。
4、馬德里商標申請繼續增長
馬德里商標國際申請量在2015年達到48910件,同比增長0.9%。美國申請人提交的國際申請最多,為7361件,同比增長11.2%;其后是德國(6759件)和法國(4143件)(見圖10),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商標國際申請來自這三個國家。2015年,中國居民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申請1830件,同比下降30.8%,是位于前二十的國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
瑞士的制藥公司諾華公司(Novartis)是連續第五年提交馬德里國際申請最多的申請人,2015年其提交了193件國際申請;德國的Lidl公司提交了142件,法國歐萊雅(L'Oréal)提交了130件。
(四)工業設計
1、中國居民的工業設計申請量占全球的一半
2015年全球工業設計申請量為87.28萬件,同比增長2.3%,其中來自中國的居民提交的工業設計申請最多,為565915件,同比增長1.7%,占全球申請總量的一半;其后是韓國(75989件)、德國(75302件)和美國(52566件)。在居民工業設計申請量位于前二十的國家中,同比增長最快的是伊朗,達89.3%;其后是泰國(12.2%)和印度(10%)。2015年,居民工業設計的國外申請比例最高的是瑞士,幾乎達到100%;美國、奧地利和荷蘭的國外申請比例也較高;相反,中國、伊朗等國家的國外申請比例較低(見圖11)。
2、韓國是單位GDP的居民設計申請量最多的國家
2015年,韓國是每1000億美元GDP的居民設計數量最多的國家,其后是中國和土耳其。在排名前二十的國家中,除摩洛哥和馬達加斯加(第15位)來自非洲、日本(20位)來自亞洲外,其他均為歐洲國家。
3、海牙申請大幅增加
2015年,海牙體系(Hague System)收到4111件國際申請,同比增長40.6%,其中包含16435件工業設計,同比增長13.8%。德國是通過海牙體系提交工業設計申請最多的國家,共3453件設計;其后是瑞士(3316件)、法國(1317件)、韓國(1282件)和意大利(1186件),這五個國家申請的數量占總量的64%。
2015年,韓國三星公司申請了1132件設計,取代了瑞士的斯沃琪集團(Swatch AG,511件),成為通過海牙體系提交工業設計申請最多的企業。荷蘭的Fonkel Meubelmarketing公司(438件)、德國大眾(418件)和美國寶潔(369件)均位于前五名申請人的名單中。
(五)植物品種
1、全球植物品種申請量下降2.3%
2015年全球約有15240件植物品種申請,同比下降2.3%,這是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在居民植物品種申請量位于前二十的國家中,瑞士居民的申請量同比下降最大,達-48.9%;其后是意大利(-27.8%)與荷蘭(-24.9%);相比較而言,西班牙居民的植物品種申請量同比增長最快,增長比例近101%,其次是中國(68.1%)。2015年,瑞士、德國和丹麥的居民向國外申請植物品種的比例非常高,而中國和俄羅斯的居民基本上是向本國主管部門提出植物品種申請(見圖12)。
2、荷蘭申請人提交的植物品種申請最多
來自荷蘭的申請人在全球共提交了2720件植物品種申請,同比下降10.4%,但荷蘭仍然是2015年全球提交植物品種申請最多的國家。中國(2100件)超過美國(2027件)成為第二大植物品種申請的來源國,法國(1038件)和德國(942件)是第四和第五大來源國。
3、全球植物品種的授權數量同比增長6.1%
2015年全球授予的植物品種權總量達到12620件,同比增長6.1%,其中中國的授權量同比增長60%。歐盟植物品種局的授權量最多,達2844件;其后是美國(1595件)、中國(1589件)和烏克蘭(946件)。另外,其他國家授予的植物品種權數量大幅增加的有巴西(31.7%)、韓國(28.4%)和俄羅斯(27.7%)等。
二、報告反映出的中國問題及其啟示
WIPO發布的2016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數》報告,綜合量化和全面評估了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從報告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知識產權申請量總體上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這說明各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知識產權布局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及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的專利、商標、工業設計和植物品種的申請量迅速增長,已達到全球領先地位。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15年,我國居民提交的專利申請和商標申請數量均為全球第一;我國專利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我國PCT申請同比增長高達16.8%;我國居民提交的外觀設計申請數量最多;我國居民的植物品種申請量增長迅速等。這說明,我國從事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人員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一)報告反映出的中國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我國取得進步的同時,也應當重視我國在知識產權申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在專利申請方面,雖然中國的國外申請量近年來不斷增加,但是到2015年,向國外提交的專利申請仍只占4%;相比較而言,日本和美國國外專利申請占到45%左右,印度的國外專利申請占47.3%、巴西占29.2%、俄羅斯占12.5%;2011—2013年間,我國居民的專利族申請比例僅占3.2%,而美國占52%、印度占62.6%、巴西巴西13.2%,這說明我國居民專利申請的地理覆蓋范圍明顯小于其他國家。在商標申請方面,瑞士的申請人在2015年向國外提交的商標申請數量占申請總量的72%,美國占46%、德國占40%,而我國居民的商標海外申請比例僅占4%。在工業設計和植物品種方面,中國的海外申請情況也大體相同。這說明中國的專利、商標、工業設計和植物品種的申請人尋求國外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較低。
(二)報告對中國的啟示
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是企業的“科技名片”。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知識產權是企業科技實力的體現,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特別是國際市場競爭的“防御傘”。因此,我國市場主體要重視海外知識產權的申請,提高海外知識產權的擁有量,優化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增強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從國家層面來看,一是要加強知識產權海外信息平臺建設,加大PCT、馬德里體系和《海牙公約》的推廣力度,對于進軍或者即將進軍海外的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指導和專門培訓,適時引導市場主體在國外申請知識產權;二是研究和制定知識產權的海外申請指南,針對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分別制定指導文件,簡化專利、商標等國際申請的程序,實施知識產權國際申請的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申請服務方面的援助政策;三是加強知識產權對外合作機制建設,在知識產權雙邊或多邊談判中,注重專利、商標等申請流程的磋商,為我國的知識產權海外申請提供便利條件。
從企業自身來看,一是要提高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意識,掌握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國際申請的策略,根據自身的發展規模,適時在國外申請專利、商標、工業設計、植物品種等知識產權;二是要增強“走出去”意識,利用知識產權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優化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完善海外知識產權運營與管理體制,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增強海外知識產權申請中的風險防范能力;三是要加強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提高專利申請的質量;重視產品質量,提高商標聲譽,培育企業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夠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李青文、聞鋒供稿,詹映、魯甜審校)
本文僅代表研究基地專家觀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注釋】
[2] A patent family is defined as patent applications interlinked by one or more of: priority claim,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national phase entry, continuation, continuation-in-part, internal priority and addition or division.
[3] Resident trademark application class count per 100 billion USD GDP.
[4] Application class count per million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