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完善專利審查質量保障體系、業務指導體系和審查質量外部反饋機制,試點實施集中審查,開展優先審查相關工作。建成中國專利受理及初步審查系統,實現發明和實用新型在線提交與自動校驗。(知識產權局負責)
26.加強商標審查工作規范化建設,修訂并發布《商標審查審理標準》。(工商總局負責)
27.規范涉外著作權合同登記、著作權專有權合同備案及著作權轉讓合同備案工作,完善全國作品登記數據報送及統計工作。(版權局負責)
28.完善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進一步規范新品種受理和審查授權工作。編制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新建新品種專業測試站。(農業部、林業局負責)
29.推進《軍用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制定工作,研究制定《軍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辦法》。(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版權局、知識產權局負責)
30.推動出臺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認定標準,研究制定產業目錄和發展規劃。加強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集群管理。(知識產權局、發展改革委負責)
31.深入推進商標富農工作,加強農產品商標品牌建設。完善農產品地理標志基礎數據庫,開展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跟蹤監測、綜合檢查和標志使用專項檢查。深入開展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創建活動,組織開展地理標志產品專項監督檢查。(工商總局、農業部、質檢總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32.加強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業統計調查工作,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新遴選一批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將知識產權服務業納入新興產業工程包,穩步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局、發展改革委、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負責)
33.建設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專業化知識產權運營企業。深入開展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試點,引導社會資本設立各類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知識產權局、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國資委、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國防科工局負責)
34.開展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研究制定《知識產權區域布局發展報告(2016)》。(知識產權局負責)
35.重點培育東北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區等國家版權交易中心,支持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聯盟建設,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版權局負責)
36.制定鼓勵知識產權申報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科技部、知識產權局負責)
37.推動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專利協同運用對接,組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知識產權局負責)
38.推進建設林業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開展林業優良植物新品種和專利轉化運用試點。(林業局負責)
39.推廣實施一批產業規劃類和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開展《專利導航創新指南》研究工作,開展面向企業層面、區域層面的專利導航平臺設計與建設。(知識產權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負責)
40.加強對核心專利和重大專利的跟蹤預警,繼續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專利分析和統計監測工作,加強對產業專利分析報告的傳播利用。(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
41.深化和拓展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和投資機構參與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擴大工作覆蓋面,鼓勵中介服務機構參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知識產權局、人民銀行負責)
42.鼓勵企業運用商標質押融資,重點解決中小企業資金鏈問題。(工商總局、人民銀行負責)
43.逐步開展航空、航天、電子等行業軍民結合高新技術領域應掌握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和產品目錄編制工作。推動發布《關于促進國防知識產權向民用領域轉移 鼓勵民用領域知識產權在國防領域運用的若干意見》和《國防知識產權轉民用評估規范》。開展國防專利密級審核和解密工作,出臺《國防專利定密解密工作規程》。組織編制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轉化目錄(第二批)。(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科技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