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10所在北京遠望樓組織召開了“民參軍”知識產權政策研討會,參會的有總裝備部國防知識產權局、浙江省科技廳科技開發中心、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知識產權中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以及中國超威集團、浙江永貴、浙江藍特、浙江金馬遜等浙江省7家民營企業、的相關人員近30人。
會上,總裝備部國防知識產權局羅成華處長介紹了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深入實施國防知識產權戰略的新形勢,明確了本次研討會的目標,就是為了共同探討制約“民參軍”的問題,摸清現狀,為后續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支撐。浙江省科技廳科技開發中心瞿潔副主任介紹了浙江省民參軍的宏觀態勢,同時,表示浙江省有大量的民營企業具有民參軍的愿望,但是擁有民參軍“四證”資質的企業不到50家,面臨了很多現實的問題與難點。
浙江省民營企業分別介紹自身企業的“民參軍”現狀,參與“民參軍”項目典型案例,“民參軍”過程中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體制機制問題以及具體的政策訴求。其中,中國超威集團承擔了部分的軍品動力電池的研制任務,提到了在民參軍技術合作中的審批手續、知識產權成果歸屬、新產生的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程序、合作技術團隊的獎勵審批等“民參軍”問題;浙江永貴承擔了船舶領域的軍品研發任務,但是表示要完全獲得“民參軍”四證的時間花了大約7年,并且完成相應生產環境、保密環境以及安全環境的要求需要投入上百萬的改造資金,同時提到了裝備國產化中的知識產權規避問題;其他浙江民企還提到了“民參軍”知識產權信息溝通不對稱、合作程序審批手續復雜、對于新產生的國防知識產權不知道如何開展轉化運用等一系列“民參軍”問題。
為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知識產權中心介紹了航天科工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并且目前已經搭建了航天科工內部、外部的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旨在突破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機制問題和信息閉塞問題,并且為軍民雙向轉化提供知識產權托管服務、知識產權交易、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等全鏈條的知識產權專業服務。同時,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解答了民營企業的具體問題,包括介紹了2014年發布的809號文對“民參軍”資質認證的新要求、全軍裝備采購網以及國家在“民參軍”中的投資補償制度、稅收減免制度。
通過本次研討會,傾聽了“民參軍”一線企業的政策訴求,了解了浙江省民企在“民參軍”中的現實狀況,共同梳理出準入制度、信息交流機制、國家政策以及軍品技術標準四大問題,探索了解決部分問題的方法與模式,這將為后續推動建立符合我國國防建設特點的軍民融合發展機制,進而,為引導優勢民企進入軍品科研生產領域提出具有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意見和建議。(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