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亚洲欧洲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15/6/2 15:17:46來源: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網分享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是國內最早從事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的機構之一,其前身系成立于1988年的中南政法學院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2000年改為現名。2004年11月26日,中心躋身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行列,由此步入新的發展時期。2005年,由中心研究人員承擔的《知識產權法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6年5月13日,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決定依托本中心,成立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研究基地,為國家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研究和咨詢服務。2007年,武漢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院依托本中心成立。同年,知識產權所隸屬的民商法學科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9月,中心“知識產權教學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年,知識產權司法鑒定所正式掛牌成立。

  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由著名知識產權學者吳漢東教授擔任中心主任,聘有110余名分別來自德國慕尼黑馬普知識產權/競爭法及稅法研究所、日本北海道大學、美國德雷克大學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臺灣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和實務部門的知識產權專家、學者擔任學術顧問、專兼職研究人員。中心設立了由13名成員組成的學術委員會作為學術研究指導機構,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春田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吳漢東教授擔任副主任。

  自成立以來,中心已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以及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司法部等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研究課題70余項,出版專著4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500多篇,編著“十五”、“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高等院校法學教材、研究生教材、現代法學教材、非法學類高等教育通識教材及全國自學考試、全國領導干部培訓和中央黨校培訓教材、保護知識產權培訓教材共計30余部。研究成果曾獲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首屆中國法學成果獎二等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獎一等獎、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二等獎等獎勵40余次。此外,中心還參與了我國“民法典”、“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以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或咨詢論證工作,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心重點從事知識產權基礎理論、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實務、知識產權比較等方面的研究,與此相對應地設立了知識產權基礎理論研究室、中國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室、WTO與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研究室、知識產權貿易與管理研究室、德國與歐盟知識產權研究所等五個研究室(所)。為了實現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資料信息建設、咨詢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協調發展,我中心開辟了四個窗口,即圖書館、中國知識產權研究網、學術刊物和國家精品課程。

  中心自成立以來長期致力于釀造和諧的學術氛圍,打造優秀的學術精品,已鍛造精銳的學術團隊、凝煉明確的學術方向、創建開放的學術平臺。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的規定,重點研究基地是科研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是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的新型科研組織。中心躋身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研究基地,將繼續高揚理想旗幟,不斷開拓進取,爭取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與合作、咨詢服務和體制建設等方面均取得新的成績。

  中心研究重點

  中心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術發展趨勢,統籌考慮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統籌考慮整體發展與凸顯特色,統籌考慮理論上的自洽性和學科上的融通型,統籌考慮制度的整體發展和各類權利的自有邏輯,形成以下研究重點:

  1)以著作權制度、專利制度和商標制度為主干,以其他知識產權制度相配套,展開基本理論和具體制度研究,創建一個新的無形財產權理論體系和制度框架。

  2)以知識產權的相關領域為新的研究對象,從方法論上向多學科滲透,探討知識產權制度與經濟、社會、科技、人權、環境等相關制度之間的關系。

  3)以21世紀知識產權制度的一體化、國際化為背景,全面展開知識產權的國際比較研究和國內區域比較研究,為發展國內、國際知識產權貿易提供理論導向。

  4)以社會發展為視角,在現代科學技術、傳統文化、市場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背景中展開知識產權的動態研究,確立知識產權的實踐性目標。

  5)以高新技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為切入點,探討全球高技術發展對知識產權制度的沖擊、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新技術革命下的基因專利等問題。

  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咨詢與學術交流

  本中心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咨詢與學術交流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績:

  1、科學研究

  自成立以來,中心已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司法部重點項目以及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委托課題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60多項,出版了《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知識產權多維度解讀》、《中國知識產權法典化研究》、《知識產權協調保護戰略》、《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區域著作權制度比較研究》、《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等學術著作40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研究成果曾獲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首屆中國法學成果獎二等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獎一等獎等獎勵40余項。

  2、人才培養

  中心(學院)注重培養懂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特色鮮明、創新高質的知識產權法學碩士、法律碩士 、管理學碩士以及法學博士、博士后培養模式。迄今為止,中心已招收19屆碩士研究生和9屆博士研究生。

  2004年,知識產權學院成立,并開始吸收境外留學生駐所學習、研究;2006年,單獨招收知識產權法學碩士和知識產權法學博士;2006年,中心經司法部批準成為全國五個單獨招收知識產權法律碩士的機構之一;2006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正式設立知識產權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8年,中心設立湖北省研究生創新基地;2008年,知識產權學院被教育部批準為研究生創新項目知識產權研究生暑期學校。

  3、社會咨詢

  中心一貫注重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研究成果向實踐層面的轉化,積極參與知識產權重大決策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2006年5月26日,中心專職研究員、主任吳漢東教授作為主講人之一,應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體學習上講解“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和制度建設”。中心參與了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或咨詢論證工作,向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等國家機關提交咨詢報告。2005年,中心專職研究員吳漢東教授、曹新明教授和朱雪忠教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庫。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中心研究人員積極參與、建言獻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2007年,武漢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院依托本中心成立,成為開展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的新平臺。2008年1月,知識產權司法鑒定所正式掛牌成立,積極探索服務社會的新途徑和新方式。2010年,兩大國家級基地——“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和“國家知識產權培訓(湖北)基地”依托中心成立,中心在政策應用能力建設和社會服務品牌建設方面再上新臺階。

  中心先后向國務院法制辦、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教育部、司法部、商務部等省部級機構提交咨詢報告60余份,提供咨詢服務100多次。

  4、學術交流

  1)海外學術交流

  中心秉承國際化發展戰略,與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等國的學術機構、大學及實體保持著密切聯系,在國內外產生深遠影響。中心專職研究員在迎進來的同時,還積極地走出去,多次出訪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參加各種國際學術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100多次。

  2)舉辦學術會議

  自2004年以來,中心每年至少推出一期知識產權論壇,目前已經舉辦九次。分別是:

  2004年5月24日至25日,“網絡時代的著作權保護”國際研討會。

  2005年4月22日至23日,“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國際研討會。

  2005年6月18日至19日,“后TRIPS時代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發展” 國際研討會。

  2006年5月13日至14日,“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

  2007年4月21日至22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知識產權”國際研討會。

  2008年4月19日至20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與知識產權制度完善”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9年5月9日至10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策略與績效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4月17日至18日,“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制度完善與戰略推進”國際研討會。

  2011年4月23日至24日,“創新型國家建設與知識產權戰略”國際研討會。

  2012年4月14日至15日,“知識產權:制度完善與產業發展”國家研討會。

  2013年4月13日至14日,“紀念南湖論壇十周年暨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國際研討會。

  2014年4月19日至20日,“知識產權與創新體系建設”國際研討會。

  此外,中心科研人員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到國內高校講學、訪問,組織和舉辦各類學術活動,向學術界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

  發展目標

  1)保持學術研究水平居于全國一流地位,在知識產權領域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成為全國知識產權學術交流中心,使之成為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科研基地。

  2)通過學術研究與學術活動,不斷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知識產權人才,成為中國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人才庫的作用。

  3)努力建設本中心設備先進的圖書資料庫,建成全國知識產權研究的信息交流中心,繼續完善《知識產權論壇》和“中國知識產權研究網”(www.iprcn.com)等專業性期刊和網站的運作,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研究的學術和信息交流。

  4)參與國家立法和司法咨詢,積極承擔實際部門的應用研究課題,采取多種形式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咨詢,使本中心成為全國知識產權研究的“思想庫”和咨詢服務基地。

  5)繼續加強本中心與國內外知識產權學術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開闊研究視野,保證研究課題與研究內容的時代性,努力站在本學科的前沿。

  昨日的成績都已沉淀為今日的欣慰,今日的奮斗也必將再鑄明日的輝煌。在建設名副其實的重點研究基地的歷程中,不是去看頭上的光環有多少,而是要看到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因此我們還要進一步提升學術水平,整合學術優勢,爭創更大的業績。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卢龙县| 霍城县| 兴国县| 南京市| 平陆县| 互助| 寻乌县| 洮南市| 吉隆县| 泾阳县| 杂多县| 京山县| 综艺| 京山县| 巫溪县| 龙口市| 金秀| 沁源县| 东乡| 卢龙县| 新乡市| 玉树县| 蒙山县| 侯马市| 汾阳市| 衡水市| 永仁县| 蚌埠市| 叶城县| 砚山县| 仙桃市| 时尚| 丰顺县| 聊城市| 修文县| 龙岩市| 楚雄市| 二手房| 易门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