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創造是源頭,運用是目的,良好的創造和運用能力支撐著知識產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2014年,我國的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工作成績顯著。僅以專利為例,2014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92.8萬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時,全年專利權質押金額達489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增長92.5%。可以說,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引領了過去一年來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方方面面。
而在2015年的工作中,在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總體部署下,面對著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更需要著力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為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量增質優 進入新軌道
在2014年我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提出了“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的重點任務,并明確了“優化有利于提升專利申請質量的政策導向”“加強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完善以知識產權為核心和紐帶的創新成果轉化運用機制”等具體措施。一年來,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紛紛在本領域開展工作,推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量增質優,進入發展的新軌道。
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著力提升了專利創造質量和運用效益,專利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為打造“中國專利”品牌,國家知識產權局確立了“數量布局,質量取勝”的新理念和“高水平創造,高質量申請,高效率審查,高規格授予”的新思路,同時推進專利審查質量保障體系和業務指導體系建設,專利審查質量進一步提高,有效發揮了專利審查向前促進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向后促進專利市場價值實現的雙向傳導作用。在此基礎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努力促進專利的轉化運用,實施專利導航試點工程,完善專利導航業務指導體系,推進產業專利聯盟建設,組織編制重點領域專利導航產業創新發展規劃。一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啟動了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西安、珠海建設了特色試點平臺。同時,還深化了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試點工作,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啟動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工作,建立了專利密集型產業目錄和統計標準。
為了完成2014年提出的促進版權登記工作開展和加強版權貿易的要求,國家版權局去年不僅召開了“全國版權社會服務工作交流會”,交流各地著作權登記成功經驗,還下發了《關于規范著作權合同備案申請表及證書的通知》,對有關登記事項進一步規范,有力促進著作權登記工作開展。2014年9月,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在成都成功舉辦。其間舉行了影視劇本、紀錄片交易洽談會等100余項配套活動,現場達成17個重大版權項目簽約,交易金額超過20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國際影響力,有力促進了版權產業發展。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調研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已超過3萬億元,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了6.87%。
2014年的推進計劃對“建立林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和“建立林業植物新品種與專利技術展示和對接平臺”作出了明確規定。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國家林業局就此進行了大量工作探索。其中,國家林業局積極創新了林業植物新品種審批機制,改進審查程序,確保審批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去年,我國受理的林業品種權申請首次突破200件,達到245件。在激勵創造的基礎上,國家林業局啟動了第三批20家全國林業知識產權試點,完善了試點單位考核評價體系,引導試點單位提升知識產權質量,為全面提升林業知識產權工作水平積累了經驗,樹立了樣板。此外,國家林業局還篩選了一批優良植物新品種促進其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建立林業專利技術聯盟,搭建專利技術合作平臺,促進專利許可和應用,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林業技術創新體系。
同樣是在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和加速工業轉型升級為主線,著力推動知識產權產業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與產業轉型升級對接,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與創新政策、產業政策銜接;著力推動重點領域形成有效專利組合和戰略布局,增強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用能力,促進創新成果價值實現;著力宣貫《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指南》,推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提升企業管理和運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著力推動產業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增強產業知識產權基礎服務能力,升級中國制造的知識產權戰略支撐和保障能力。一年來,工信部會同各省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培育知識產權運用試點企業1425家,其中90%以上的企業建立了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培育省級知識產權運用示范企業363家。
轉型升級 服務新常態
2015年的《推進計劃》在部署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時,明確提出了要實現“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這也是知識產權支撐、引領和服務經濟新常態的重要表現。圍繞這一總體部署,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進行了一系列政策布局。
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牽頭負責“探索建立知識產權協同運用機制”“推動‘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工作開展”和專利質押投融資、專利保險等多項工作。在談到將推出的具體措施時,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拓寬知識產權資本化、產業化渠道,創新專利變現和轉化方式,支持互聯網知識產權金融發展,有效控制知識產權金融風險,推動設立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大力發展知識產權金融。在專利運營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建設好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和特色試點平臺,支持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探索專利運營新模式,培育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的運營機構,同時推動社會資本設立專利運營基金,支持市場主體運用專利許可轉讓、出資入股等方式實現專利價值。特別是在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知識產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落實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政策措施,培養一批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明白人”,探索建立海外維權援助基金,支持企業“走出去”。
圍繞2015年《推進計劃》中關于提升重點行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專利聯盟和專利導航等目標任務,工信部列出了一系列工作要點。其中,工信部今年將在移動通信、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支持行業組織、產業聯盟、專業機構等聯合開展產業專利信息分析、專利布局與運營服務,探索建立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知識產權協同運用機制,以知識產權協同運用的合力構筑我國重點產業競爭的新優勢。同時,開展部屬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鼓勵和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平臺,引導和支持產業聯盟、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面向重點產業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知識產權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
近年來,部分大型央企憑借其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和愈發提升的知識產權意識,逐步在組建專利聯盟、推動專利運營及企業“走出去”的專利運用等工作中占據主導和重要地位。根據2015年《推進計劃》的擬定框架和目標任務,結合中央企業工作實際,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15年將配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及中國專利保護協會開展專利運營試點培訓,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的經驗和做法,研究擴大中央企業專利運營試點范圍,推動企業有效運用專利制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的發展。此外,國資委還計劃建立中央企業知識產權信息報送制度,定期收集匯總有關工作情況,督促工作落實,并繼續做好中央企業知識產權涉外應對工作,維護中央企業知識產權合法權益。
在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大背景下,與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方面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也包括科研院所工作的有力支撐。中國科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推進計劃》的安排,中國科學院將在相關院所實施專利導航試點項目,建立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在加強專利協同運用方面,中科院將在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網基礎上,以支撐專利技術轉移轉化為目的,從市場前景、技術及組合基礎、研發潛力3個方面,分析、推介中科院的專利技術,開發專利價值評估系統,探索建設服務專利技術轉移轉化的推介平臺。此外,中科院目前還在探索建立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引導各類投資基金投資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通過專利的托管、收購、組合、轉化、交易、產業化和投融資等推動和促進專利技術的流轉、轉化及產業化。
激勵創造,競爭未來;有效運用,助推轉型。當前,無論是建設知識產權強國,還是催生更加蓬勃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潮,都需要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知識產權,都需要向知識產權要效益、要發展。在《推進計劃》的指引下,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將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支撐產業轉型升級,以此來提升競爭力,引領新常態,形成決勝未來的力量。(記者 崔靜思 記者 劉 仁 趙建國 王 宇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