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影视,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亚洲欧洲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

我國植物新品種事業發展紀實
發布時間:2012/9/12 11:10:20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分享到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它象征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正如電影中所歌唱的,人們總喜歡用植物來比喻美好的感情和美麗的世界。隨著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建立,我國植物新品種的培育和發展也呈現出生機勃勃之勢。

    “15年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事業從無到有,取得了長足進步,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可喜局面。”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植物新品種保護是農林業領域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完善政策全面推進

    2011年9月,地處湘西南的一個偏僻鄉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Y兩優2號”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比普通水稻畝產高出兩到3倍,創造了世界雜交水稻畝產的新紀錄。目前,袁隆平已經擁有授權的植物新品種153件,而且正在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種。

    1997年3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并從當年10月1日起實施。1999年4月23日,我國正式加入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同日開始受理國內外植物新品種權的申請。“15年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建立,大大增強了育種者培育良種和申請新品種權的積極性。”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向記者介紹。

    15年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體系逐步完善,保護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年來,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相繼頒布了《貫徹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指導意見》,積極推進完善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值得稱道的是,2010年11月30日,在主管部門倡導下,首個中國種業知識產權聯盟成立,并發布了《中國種業聯盟自律維權公約》,促進了種業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向廣度、深度融合發展。在強化植物新品種權行政保護方面,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加大了對植物新品種權的行政執法保護力度。2011年,農業部分別在湖北黃岡、甘肅武威、湖南長沙舉辦了全國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執法現場會,有效遏制了侵犯品種權和制假售假行為,保障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以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在激勵農林業育種創新,提升我國農林業核心競爭力,支撐現代農林業發展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顯。據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15年來,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數量從1999年的115件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950件。近4年更是呈現連年增加態勢,2011年農業部受理的農作物植物新品種申請量達到1293件,同比增長近20%;國家林業局受理林業植物新品種申請139件,同比增長77.2%,均創歷史新高。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向國外申請植物新品種555件。

    正是基于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的良好基礎,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年邁上新臺階。2004年至2011年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8年增產,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躍上新臺階。

    改善民生助力經濟

    2010年9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培育的小麥新品種“中麥895”以1000萬元價格,向河南聯豐種業有限公司轉讓該品種在河南和江蘇等省的獨家生產經營權,創造了我國小麥品種技術轉讓新紀錄。

    15年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調動了育種者的積極性,促進了新品種的市場化轉化運用,彰顯了品種的市場價值,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除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之外,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所、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宜賓市農科所等單位的單項品種權轉讓金額均先后突破千萬元。

    同時,伴隨著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實施,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育、繁、銷一體化的種子公司正在崛起,涌現出了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種子企業。

    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對國家糧食安全、森林及花卉產業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增加,農民可選的品種增多,特別是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麥授權品種應用面積迅速擴大。據農業部對推廣面積10萬畝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統計,近年來,授權新品種每年達到水稻當年的播種面積的21.6%,小麥播種面積的49.3%,玉米播種面積的55.9%,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同時,近5年全國森林面積凈增2054.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8.21%提高到20.36%。2011年,中國良種花卉出口金額為2.171億美元,同比增長9.8%。

    “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事業經過15年的發展,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還有不少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專家認為,一是現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相關配套法規中的實施細則、侵權處理規定、復審規定等亟待修訂完善;二是需進一步提高新品種鑒定的測試技術水平和能力;三是亟待加強農林業行政部門的執法能力建設,強化行政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四是應深入開展種業知識產權戰略、品種權制度的服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植物新品種保護事業任重道遠。”張延秋表示,要按照科學審批、保障權益、激勵創新、提升產業的總體思路,緊緊抓住我國農林業植物新品種培育、保護、運用和管理四大環節,完善法規制度、技術支撐和管理服務三大體系,提升政策研究、審查測試、行政執法和國際交流四大能力,大力營造公平公正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社會氛圍,全面提升我國植物新品種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記者  趙建國)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6號 郵編:100088 電話:010-82803888-6002 郵箱:nipso@cip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5001074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口县| 卢龙县| 西青区| 南昌市| 扶沟县| 怀集县| 鱼台县| 横峰县| 上高县| 洱源县| 清镇市| 青铜峡市| 大庆市| 双桥区| 南漳县| 格尔木市| 克东县| 保康县| 水城县| 望城县| 萨嘎县| 尼木县| 合川市| 沅江市| 新宁县| 祁门县| 高唐县| 启东市| 嘉荫县| 长宁区| 聂荣县| 集安市| 平湖市| 四川省| 庆城县| 晋州市| 时尚| 达州市| 且末县| 香港 |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