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任務:完善知識產權考核評價體系,改進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的審查和管理工作,引導知識產權創造主體從注重知識產權數量向注重知識產權質量轉變,促進提升知識產權價值。
具體措施:
1.修訂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專利質量的評估,加大對通過自主創新做出重大技術發明及取得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的獎勵力度。(科技部)
2.在產業化專項和技術改造工作中重點安排、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在產業政策中明確提出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裝備、技術和產品。(工業和信息化部)
3.構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考核評價體系,并進行指標考核試評價。(知識產權局)
4.完善專利審查質量評價體系,形成審查業務指導體系,明確審查質量管理職責,完善專利審查質量社會反饋渠道。(知識產權局)
5.完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監控和處理,規范地方專利資助工作,適時出臺進一步規范專利資助工作的若干意見。(知識產權局)
6.完善商標審查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穩步放開審查類別,逐步實現全類審查,提高審查結果一致性,提升商標審查質量。(工商總局)
7.抓住重點城市和重點領域,進一步做好作品登記工作;開展作品分類研究,推動作品使用;研究開展作品登記城市排名工作。(版權局)
8.完善植物新品種的審查和管理,制定完善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修訂發布植物新品種權審批規則,提高品種授權質量。(農業部、林業局)
9.針對國防重大專項,指導有關承擔單位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高專利申報質量;進一步充實國防專利審查員隊伍,完善審查質量控制體系,提升國防專利審批能力。(總裝備部)